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提供的資料顯示,4月份北京現代的銷售成績為11600輛,位居轎車行業的第6名。受此促進,北京現代所在的北汽集團同期銷售業績也有所提高,排名進入前三甲。以北京現代為龍頭的北京現代制造業的企業集群,不但形成了以華北為中心的區域產業強勢,而且使首都的汽車品牌成為國內有強大競爭優勢的知名品牌。今年下半年,北京現代還將推出一款SUV。徐和誼說,他對新車充滿信心,相信它也會像索納塔和伊蘭特一樣受到消費者的喜愛。 [行動篇] “十”至則“名”歸 5月26日下午,位于京東順義區的北京現代汽車工廠總裝車間,當一輛銀色的伊蘭特緩緩駛下了流水線時,生產統計顯示牌上的數字定格在了“100000”,現場歡聲雷動,代表著北京現代的第100000輛汽車在人們期盼中誕生了。從2002年12月23日第1輛轎車下線,到今時今日的第10萬輛,北京現代僅用了520天的時間,在每106秒下線一輛車的生產旋律中創造了中國轎車生產歷史上又一個嶄新的奇跡。 與此同時,又有另一個喜訊傳來:首批里程超過10萬公里的索納塔轎車在經歷了對外觀、動力和行駛等方面經過權威汽車雜志一系列綜合性的考查后,報出了“動力性沒有降低、燃油經濟性優于新車、方向、剎車、減震狀況良好”等優異的測評結果,顯示了索納塔的優秀品質。 “十”至 去年上海國際車展上,北京現代向它的第1萬輛索納塔車車主交上了車鑰匙的情景。而今天,經歷了一年激烈競爭的洗禮,它的第10萬輛車——伊蘭特1.8自動檔轎車,正在從容地向我們駛來。迅速擴大產能、形成規模效應,曾是“索納塔現象”成功的秘訣,伊蘭特也同樣如此。今年北京現代預計產銷汽車15萬輛,北京現代的領導 曾經笑談,“唯一感到不足的地方是擔心生產有些跟不上”。隨著第10萬輛現代轎車下線,北京現代今年4月份的15萬輛整車年產計劃越發引起人們的關注。 2004年4月初,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正式宣布了二期改造工程全面完工并投入生產,目前,北京現代是國內擁有汽車機器人最多的企業———沖壓車間自動化率達到了50%,車身車間增加到140臺機器人,焊接自動化率達到了65%,涂裝車間增加了24臺機器人和全新技術設備。4月份投產、年產能力15萬臺、以環保型茁系列發動機為主要產品的發動機工廠,也是中國最好的發動機工廠之一。所有這一切都說明了一個問題:北京現代的飛躍性發展是依托于宏觀戰略的規劃、技術實力與自動化技術的必然結果。不難看出,兩個“十萬”創造的成績,體現了北京現代不僅停留在飛躍性的發展速度上,其生產的各款車型更是優異品質和嚴格管理下的絕對體現。 “名”歸 按傳統思維,一個企業發展地過“快”,總會多少給人以浮躁、虛空的感覺。但是,北京現代用事實有力駁斥了這一說法,在為追逐快速發展的汽車市場而日夜兼程“極速之旅”的同時,北京現代還在不遺余力地打造著優異的產品質量。并且,在宣告“慢工出細活”時代完結的同時,演繹“運動定律”下的科學規律。牛頓關于動量的力學,曾經有過著名的定律:P=MV,即動量P等于質量M與速度V的乘積,這個定律已經被普遍應用于現代經濟學界。對北京現代而言,企業發展的動量正是來自于質量(產品品質)與速度(生產效率)的結合體:首先,用成熟的產品開拓市場。因為成熟車型所開拓出的市場是最穩定和最持久的。其次,投資年產15萬輛整車和15萬臺發動機的生產流水線及廠房是北京現代保證設備先進性的一個重頭。而高能自動化的生產也是提升效率,促進加工精密度和可靠性的重要內容,這些都為北京現代轎車的優良品質提供了卓越的硬件保障。而用精細的管理杜絕缺陷、用嚴格且人性化的生產管理讓員工充分發揮主動性、用精益的生產實現卓越的品質更是至關重要的原則。最后,用實惠的價格與品牌服務保持一貫的企業形象。在消費者理性消費的勢頭下,保持合理的性能價格比和服務增值,也是對產品品質的一種信心保證。
[上一頁] [1][2][3][4]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