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時期還不足20個月,但北京現代已經打造了兩個“明星車型”———索納塔與伊蘭特。沒有經歷太多曲折的過程,兩款車幾乎都是“一炮走紅”,且在市場上一直備受青睞。有人說,北京現代的“運氣”實在太好了,每推一個產品都是“生正逢時”。對于這種“運氣”說,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和誼的回答是:“成功沒有捷徑,但精心的積累、精準的判斷、精明的管理和精益求精的工作原則,卻可以減少彎路。我們目前的成功是因為我們專門用心為中國城市家庭打造良座”。
[決策篇]
打造中國城市最滿意的家庭用車
———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和誼一席談
第八屆北京國際車展大幕徐徐開啟,北京成為一個車光璀璨的“超級舞臺”。而北京現代在如林強手中顯得格外耀眼。一方面,在中國國際汽車周主題活動之一的“2003-2004年度中國汽車市場調查”中,北京現代伊蘭特轎車在“年度中國理想家用轎車”和“年度性價比更優車型”的評選中脫穎而出;另一方面,首批行駛里程超過10萬公里的北京現代索納塔以卓越表現通過權威汽車雜志一系列嚴格測評;而國際權威評估機構J.D.Power的最新報告更是錦上添花———現代汽車集團產品在“最新初駛質量評估”中一舉超越所有歐美強手,索納塔更在入門級中級車中名列第一。
面對索納塔、伊蘭特“雙星閃耀”,北京現代汽車董事長徐和誼并沒有喜形于色,反而叮囑員工:“對于北京現代而言,要就市場成功之勢乘勝追擊,突破已經進入全國轎車前六的紀錄,必須在品質印象方面改善中國消費者的認識,達到并超越其他國產歐美日系產品的可信度。要不斷推出具有更高口碑的新產品,才能打造中國城市最滿意的家庭用車。”
得“民”者得天下
中國的汽車市場正在進入前所未有的“戰國時代”。并非沙場老將的北京現代,卻在市場硝煙中一鼓作氣,力克對手。去年,成立剛一年的北京現代曾創下了憑借索納塔單一車型的銷售業績躋身全國轎車市場銷量前十名的紀錄。而今年,北京現代再次以伊蘭特的出擊震撼競爭激烈的中國汽車市場。自去年底上市以來,伊蘭特銷售月增長率一直都保持在40%以上。在北京現代產能達到15萬輛之后,伊蘭特月銷售業績在上市5個月后就攀升到超過8000輛,超越了同類車型中眾多競爭對手,包括在該細分市場中一直備受市場追捧的直接競爭對手,成為同類車型市場最暢銷和銷售增長速度最快的品牌之一,該市場的占有率已經超過了10%。
北京現代為何能夠屢戰屢勝?徐和誼的解釋很簡單:“得民者,得天下。”2003年,中國的人均GDP首次超過1000美元大關,達到1090美元。經濟學家認為,進入人均1000美元的階段,社會的消費結構將會向發展型、享受型升級。而且,人均收入超過3000美元為標志的中產階層正在形成和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