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 中國汽車將進入“千萬級”時代
海馬:不過清閑日子
此次車展,作為自主品牌的力量之一,海馬汽車有的放矢,那就是為一直表現不佳的海馬3的市場命運增加砝碼。
海馬3承擔著為獨立不久的海馬汽車打開局面的重任。2007年6月,海馬3正式亮相,按照海馬的介紹,該款車型歷時42個月,耗資4.95億元。但這款僅有自動檔的車型的后續表現卻難遂人意。
按照計劃,海馬3在2007年的銷量目標為2.5萬輛,但實際數字僅為1萬輛。相應地,公司也沒有完成15萬輛的銷量目標,實際年銷量僅為13萬輛。
“主要是產品不全,影響了我們這個車型的競爭力,所以今年車展海馬3是我們的焦點,我們要把相關車型搞全。”海南一汽海馬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譚繼民說道。
行動已經開始實施。在本屆車展上,海馬汽車一口氣展出了與海馬3相關的三款車型——海馬3運動版、海馬3CVT車型、海馬3兩廂車。
“2007年下半年,由于海馬3銷售不理想,我們的銷售出現壓力,這個壓力2008年我們在慢慢消化。”譚繼民稱。
對海馬汽車來說,2008年注定將是一個忙碌的年份。
在一年前收購了鄭州輕汽,成立海馬(鄭州)汽車有限公司之后,海馬將在今年向鄭州汽車基地注資8.2億元,用于加快鄭州基地的投產進程。
在生產基地的布局緊鑼密鼓地開展的同時,完善旗下車型系列的意圖也已見端倪。按照海馬掌門景柱的規劃,海馬的產品線將向A級、B級兩個市場延伸。在越野、微轎、微面市場的切入也在謀劃之中。
考慮到鄭州基地所在的中原地區的優勢,海馬新的微型轎車將落戶于此。微面車型也將在鄭州基地投產,“大概年底能夠達到5萬臺”。
在興致勃勃地打算切入微車市場之時,這一自主品牌的新面孔并不忌憚奇瑞在這一細分市場的“樹大根深”。
“大家競爭,哪一個細分市場都沒有清閑日子過了。”譚繼民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