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在中國采取的是“高價立市”的策略。與
本田雅格、
通用別克等中高檔車在價格上拉開距離,形成具有相對空白點的高檔
豪華車市場價格,這恰恰維護了奧迪高檔車的品牌形象和品牌地位。奧迪就像在德國一樣成了“高檔車”的代名詞。
這樣,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奧迪高檔車在價位上拉開了與中高檔車的空間,形成了與市場份額極少的進出口車同一價位的局面,創造了競爭相當平緩的真空地帶,并成功打造了奧迪在中國消費者心目中的高檔車形象,這些成為奧迪在中國成功最為關鍵的因素。
嚴峻挑戰
在世界高檔豪華車市場上,
寶馬、
奔馳都是奧迪最強勁的競爭對手,在中國市場上亦是如此,寶馬、奔馳都在積極運作中國市場。同時,
凱迪拉克、
沃爾沃(
VOLVO)、
豐田等品牌也在悄悄跟進,通過進口或在華尋找合作伙伴(如寶馬與華晨合作)來分高檔車市場的“一杯羹”。就產品(線)競爭而言,
奧迪A4產品
級別與
寶馬3系列相當,
奧迪A6與
寶馬5系列、奔馳
S系列相當,A8與奔馳
C系、
寶馬7系相當。
從2003年5月寶馬在中國設廠投產,到今年5月3日
北汽控股和戴姆勒-
克萊斯勒股份公司簽署在中國生產梅賽德斯-
奔馳C級和E級轎車項目可行性研究基礎協議書,短短一年間,在中國經營了16年的奧迪迎來了它在全球的兩大宿敵。
準備生產奔馳轎車的工廠正在
北京亦莊日夜不停地興建著,而寶馬的沈陽工廠也剛剛宣布生產設施全部落成。在這個妙不可言的時刻,他的到來注定會使火藥與奶酪并存的中國豪華車市場氣氛進一步緊張。
眾所周知,由于制造工藝與技術的復雜性,豪華型轎車生產廠的競爭力主要表現在品牌、新技術、質量等方面。品牌是由后兩者支撐,并需要足夠長的時間,由足夠多的金錢堆積出來。在寶馬、奔馳剛剛進入中國市場的這一時期,事實上,生產制造力才是彼此競爭之中最為關鍵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