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說,特斯拉是一家可以稱之為偉大的企業,但是它確實在危險的邊緣。遠在Model S上市前,德國廠商就有很多純電動,混動,燃料電池量產原型車了,只不過憋著不上市。原因很簡單,不賺錢!后來Model S上市了,各種酷炫科技,大屏,遠程推送軟件,再到后來的自動駕駛,大家才發現電動車還能這么玩?于是繼續各種酷炫的量產原型車儲備著,繼續憋著不上市。原因還是很簡單,不賺錢!再到后來特斯拉開始做自己的Giga 電池廠,搞各種技術自主化,傳統主機廠發現好像未來控制這些技術是有優勢的,于是也開始搞自己的電池技術,但是量產的時候還是先用供應商的成熟產品,原因依舊很簡單,這樣最省錢!其實傳統汽車行業精明著呢。Tesla在一個短期難以盈利的未知領域披荊斬棘,代入了不少汽車科技本身或者產業發展的新理念,而傳統主機廠暗戳戳地在其身后打著小抄,養精蓄銳,只等時機到來的時候一擊制勝。這個時機就是電動車市場成熟,排放法規更加嚴格,消費者對電動車無障礙接受的時候。然而Tesla沒有退路,不可能去搶燃油車的市場。而傳統車企從生產,研發,車型平臺基礎到品牌價值都有Tesla所沒有的歷史積淀。所以對Teasla來說,只有不停的前進,只要稍一放松,很可能就是萬劫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