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auto原創文章 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僅在提供更多資訊供讀者參考,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
時間進入2004年下半年,距離魯迅先生寫作《拿來主義》已經是半個多世紀了;盡管有4、5、6月的車市慘淡行情,盡管汽車市場被或降價或保價聯盟搞得是熱鬧非凡,盡管有無數新車靚車晃眼,盡管今年的汽車產量到目前為止已經超過了300萬輛,但是,不被浮云遮望眼,透過現象看本質,我們在半個世紀以后還是要來思考一下汽車行業的“拿來主義”。
以“三大”為代表的合資車廠執行“拿來主義”么?
一個準確的回答,不是!這只不過是“送來”的變相,以市場換技術,技術“送”來了,可惜是落后的技術,市場卻沒了。先生說得好,這是“扔給”的,說得冠冕些,才稱之為“送來”,為什么呢?
魯迅先生當時不想舉出實例,可我們目前汽車行業的實例比比皆是:大眾送個普桑來,我們用了二十多年,前不久人家要中止轉讓協議了,我們的決策者還急得上了火,更別提連顆錯誤螺絲的設計都不能更改的傷心往事了;還是大眾,又送四代Golf,定價高得離譜將A0級車賣得比B級車不差,更先進的第五代Golf已經明確表示不在中國生產,理由居然是技術含量太高中國造不了,這也太小瞧人了吧,可我們還沒有什么話說,關鍵就是這是人“送”的;豐田在中國產花冠是第九代的,做工粗糙不說,轉讓后他們立即就推出了第十代,國產霸道上缺少的一些必要的電子安全裝置我們也沒法改,這也因為是人“送”的,我們無權改……不想再舉例了,現在明白為何先生當年說“我在這里不想舉出實例”,因為太可氣了!
再看外資在處心積慮地想“送”我們點什么:他們告訴我們說,開發一個新車型要花20億美元,你中國人有錢玩嗎?目的就是不想中國搞自主研發,事實可并非如此,外國研究蜂巢式移動電話花了8億美金,而我們只花了幾千萬,我們怎么玩不起?他們用合資的方式用豐厚的利潤讓你顧此失彼,讓中國自己的品牌漸漸消亡,比如已經消亡的上海牌小車,比如在一汽大眾豐厚的回報下,紅旗早已非彼紅旗了,想當年坐紅旗車可是位列外國官員來中國的最高級別待遇之一啊。
即將淘汰的技術或者換代的過時的技術陳舊的生產線就給中國人吧;最近外資還有次嘗試——敵人亡我之心不死啊——就是奔馳商用車想和解放合資,幸虧中方目前已經很清楚其用意了,這才沒有得逞……而且,由于各地競相爭取合資對象,出現降低談判門檻,甚至忽視國家利益的現象,涉及核心技術的引進被悄然避開,而偏重于資本運作,出現了許多撈一把就走的現象,這樣可不是成功的“拿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