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
皮卡市場可以說是亂花漸欲迷人眼。除了有
長城、
中興、
鄭州日產、
慶鈴、
江鈴等老牌皮卡企業坐鎮,更有
福田奧鈴等后起之秀奮起直追。而一年僅僅十多萬輛的市場容量便顯得“僧多粥少”。同時隨著一輪輪的價格大戰,皮卡市場的利潤已經越來越薄,加上大多數廠家都沒有形成規模效應,皮卡已經成為汽車領域公認利潤率最低的車型。如何做大市場,已經成為擺在皮卡廠家面前的首要難題。
在這種情況下,開發產品多元化、發展低端
SUV來搶奪城市市場甚至大力開拓海外市場等成了皮卡市場近兩年來的發展趨勢。皮卡“搶市場”時代到來了。
搶占微面和輕卡市場皮卡產品多元化多極化
今年以來,各皮卡生產廠家使出渾身解數,把一款款外觀時尚、配置各異的皮卡產品推向了市場,讓消費者應接不暇。以往相差無幾的皮卡產品近一兩年來出現了很大的差異化。改變了過去一個企業只有單一車型標準型、豪華型的狀況,目前很多企業已擁有了幾大類型品種,呈現多元化多極化格局。特別是目前呈現出一種較明顯的趨勢是:國產中檔皮卡產品開始向高端、低端兩頭延伸,搶占微面和輕卡的市場。
目前國產皮卡市場按照產品的品牌、價格分為三個檔次:高檔皮卡,以
日產、
慶鈴、
雪佛蘭等為代表,這些皮卡價格都在10萬元以上。中檔皮卡以
長城、
中興、萬豐等品牌為代表,這些皮卡的價格都在6萬至8萬元之間,這類皮卡是市場的主力軍,約占整個皮卡市場70%至80%的份額。低檔皮卡指那些價格在4萬至5萬元的一些品牌。但這些品牌規模太小,產品與3萬元左右的微貨比起來并沒有很大優勢,所以很快銷聲匿跡。
但是現在以
長城、
中興為代表的中檔皮卡開始向下延伸產品線,搶奪微面市場。以長城皮卡為例,目前已經形成了
迪爾、
賽鈴兩大系列,在價格上,產品向下延伸到不足4萬元向上探至9萬元,覆蓋了不同層次,其不足4萬元的是長城迪爾
單排皮卡,主要以載貨為主,可乘坐2人,其特點是實用性強,亦轎亦卡,頗受運輸個體戶的喜歡,成為了貨運微面的強勁對手。
朝高端發展,柴油皮卡的方興未艾也是皮卡產品的一個趨勢。像長城新近推出的七八萬元的2.8升柴油皮卡等,目前具備柴油機皮卡的品牌主要有長城迪爾、
賽鈴、江鈴
寶典等,但在去年以來迅速增長的皮卡市場中柴油車已經占到35%以上,幾乎壟斷了皮卡的高端市場。柴油車使用起來成本低,動力好,也搶走了一部分輕卡的用戶。此外比較典型的是,像長城推出的
軸距、貨廂都加長的長廂皮卡,駕駛室為雙排座,載貨容量更大,典型的美國風格,幾乎將皮卡做成了輕卡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