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現在大型企業都走了合資的道路,反而是不具備條件的小型企業搞自主開發,如果大企業都采取這樣的態度,將來中國汽車的自主開發,就靠奇瑞、哈飛了?這會不會延緩我們企業自主開發的進程?
耿昭杰:應該是這樣,所以大企業合資后,自主開發的欲望和激情,千萬不能夠減退,不能因為合資了,自主開發的功能就退化,大企業領導人的素質就體現在這里。
記者: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利益問題很突出,不能單單指望依靠企業領導人的素質,國家在政策方面是否應該有所體現?
耿昭杰:政策的支持非常重要。國家原來有一些政策,合資的第一個產品可以全部拿過來,但第二個產品要聯合開發,否則要征收很高的開發費用。鼓勵外國公司到中國聯合成立研發機構,開始可以在國外開發,但聯合的程度要不斷地加深,產品要屬地化,是雙方的知識產權。
記者:這些政策有效果嗎?
耿昭杰:引進奧迪A6時,我們提出聯合開發,德國人開始不贊成,說他們已經開發完了,還開發什么?那時我們有一張牌很厲害,就是不聯合開發,政府不批準,他只好同意。聯合開發,把奧迪A6后排加寬了,外形更漂亮了,符合中國情況,市場很暢銷。聯合開發要做很多艱苦工作,現在很多企業不走這條路了,把人家產品拿過來就生產。
[上一頁] [1][2][3][4][5][6][7][8][9][10][11]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