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汽車產業政策年內完成 新能源是亮點
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副司長陳建國透露,多個部委將聯手對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提出政策意見,盡快拿出一個準確的文本。
多種規劃有機結合
業界認為,2004版《汽車產業發展政策》頒布實施以來,在規范汽車產業競爭秩序、促進汽車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推進汽車產業與交通設施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新版汽車產業政策的修訂將注重與多種產業規劃有機結合,包括《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以及正在研究的“十二五汽車產業規劃和目標”。
《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在今年初由國務院簽發實施,以保增長和調結構為主,規劃期為2009-2011年。透過該規劃也能看出新版 《汽車產業發展政策》的修訂方向。
該規劃要求盡快落實和完善《汽車產業發展政策》,重點包括:抓緊制訂道路機動車輛管理條例,完善機動車輛管理法規體系;啟動對產業有重要提升和保護作用的標準的研究制訂工作,抓緊制修訂新能源汽車產品標準、試驗方法;落實汽車整車(含摩托車、三輪汽車、低速貨車)生產企業退出機制;制訂新能源汽車關鍵總成的準入標準;研究制訂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生產企業向相關產業轉型的鼓勵辦法。
“《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規劃期只有三年,目前,保增長的相關政策已經陸續出臺,例如購置稅優惠措施、汽車下鄉辦法、老舊車輛加速更換條例等,并初步達到了增長目標。但其涉及的調結構等內容對汽車行業有著深遠的意義。后續調結構內容的出臺,將可能與新版 《汽車產業發展政策》有機結合,形成對汽車行業有指導意義的長期規劃。”張小虞分析。
《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調結構的內容還包括,推進汽車產業重組、支持企業自主創新、實施技術改造專項、實施新能源汽車戰略、實施自主品牌戰略、實施汽車產品出口戰略、發展現代汽車服務業等。
而據張書林透露,“十二五汽車產業規劃和目標”已經開始討論。汽車分析師鐘師猜測,“新版 《汽車產業發展政策》作為行業指導性規劃,‘十二五’涉及內容的添加不可避免。”
不過,鐘師認為,除了中國,已經沒有什么國家需要政府頒布類似的汽車產業發展政策或法規,西方汽車生產國政府一般僅從安全、節能和環保三大領域對汽車企業施行法制管理,全部都有明確的數據指標要求。
鐘師建議,新版《汽車產業發展政策》應該更注重適應新經濟環境變化,體現更多市場化競爭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