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夢想放大 試駕豐田 RAV4
豐田RAV4外觀圖片
評價:
優點:在中國市場很難找到一部緊湊型城市SUV與RAV4匹敵,空間、設計以及性能兼備。
缺點:四速變速箱在大油門情況下平順性不足,缺少第三排座椅。
新一代RAV4最顯著的變化就是車身加大了一個尺碼,動力提升一個級別,而承載的城市化SUV的夢想也隨之放大。
用一炮而紅來形容1994年推出的第一代豐田RAV4并不為過,其倡導精致、小巧的城市多功能SUV路線深得民心,在日本本土首月的訂單數就超過17000輛(遠高于廠方計劃的2000輛)。豐田在1996年將RAV4引入美國,這股城市化SUV旋風隨即刮遍了美洲大陸,靈巧的RAV4在90年代末甚至一度擔當著為車廠“攻城拔寨”的重任,這點恐怕事前連豐田自己也沒有想到。
RAV4的成功之道并不復雜,歸結起來是意念先行,創意取勝。在RAV4出現之前,強調城市多功能性的SUV可以說一部都沒有,像豐田陸地巡洋艦、日產途樂和路虎發現者等無不都是帶著體型龐大、沉重的大梁式車身和復雜四驅系統而來,一副硬派越野車形象。即便是車內空間寬大,但內里座椅折疊和儲物格的設計卻不夠聰明,空間利用率低,多功能也就無從談起。所以,當年豐田在轎車底盤發展出一部以城市化取向,并且在設計布局以多功能為賣點,同時在機械上大膽舍棄越野性能的RAV4時,讓業界為之一片嘩然。RAV4的推出,無疑滿足那些渴望擁有越野車威武形象,但注重實用性的年輕人。RAV4的全時四驅雖然越野性能并不高強,但用來提高城市間的通過性還是綽綽有余了,加上相宜的售價和家用轎車般駕乘舒適性,不成功還真是難了。隨后,本田CR-V、三菱歐蘭德、陸虎神行者等一大批城市化SUV在1990年代末相繼涌現,這與RAV4市場表現成功有非常大的關系,套用今天一句時髦話:“RAV4創立了當年一個新標準。”
豐田RAV4內飾圖片
全面長大
可能是第一代太成功了,第二代RAV4幾乎沒有大改就被披掛登場,連帶車身偏小特點也被一并繼承了下來。面對對手們紛紛在馬力和空間上做文章,RAV4已經沒有當年“鶴立雞群”的優越感了,所以豐田不僅加快了換代的步伐,在新一代車型設計上也更花心思。
新RAV4最顯著的變化是大了,長和寬分別較舊款增加了335mm和70mm,盡管高度降低65mm,但還是足足大了一個碼。由于尺寸的激增,車廂空間得到了顯著提升,即便是第二排座椅改成三座位式,在滿員情況下也不會過分局促,座椅前后可調也讓乘客輕松獲得滿意的腳部空間,中國版暫時沒有七座版本(第三排),隨之騰出一個偌大了后廂空間,而且地臺平整,放置大件行李,甚至帶上家里貓貓狗狗出行也都非常合適,這方面也正是RAV4比一般轎車優勝的地方。當然,為了避免因為長大了而可能造成身材臃腫的后遺癥,豐田的歐洲設計師們在造型設計下了一番苦工。前兩代過分圓滑的線條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更銳利的邊角運用,尤其在高腰線和尾燈接合位置考究處理,車尾的層次感也更勝以往。這些都會讓新RAV4看起來更“苗條”,但這些車身設計對鈑金沖壓有著很高要求。記得去年在法蘭克福車展上首次亮相時,不少人都覺得RAV4變兇了,以前乖巧的形象被淡化。這也難怪,車跟人一樣,一旦長大了,當然看起來都會顯得成熟一些。
而發動機升級相信就是隨大趨勢之舉,從原來主打2.0升版本升級到2.4升,四缸發動機和四速自動變速箱基本是源于凱美瑞那一套,166bhp最大馬力和224Nm峰值扭矩應付一般路面已經非常足夠,而北美市場還有輸出269bhp的3.5升V6版本,0-100km/h加速僅7秒,聽起來有點嚇人,畢竟豐田在RAV4之上有普拉多和陸地巡洋艦,一部輸出如此強勁的RAV4實在沒有太大必要,中國消費者還是安心享用了2.4升的RAV4已經足夠好了。有一點比較遺憾的是,新RAV4在各方面升級的同時,取消了三門版型號,對于用戶來說少了一個個性化的選擇。
- 1
福克斯 詢底價>> 9.98-16.99萬 報價 | 參數配置 | 圖片 | 論壇
- 2 捷達 7.58-11.93萬 詢底價>>
- 3 哈弗H6 9.58-15.18萬 詢底價>>
- 4 歐力威 4.79-5.59萬 詢底價>>
- 5 途觀 18.98-31.58萬 詢底價>>
- 6 朗逸 10.78-16.69萬 詢底價>>
- 7 速騰 13.18-22.58萬 詢底價>>
- 8 科魯茲 10.89-15.99萬 詢底價>>
- 9 新桑塔納 8.49-12.38萬 詢底價>>
- 10 軒逸 9.98-16.9萬 詢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