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體驗東風風行S500 CVT版 平順性不錯
【太平洋汽車網 新車試駕】隨著全面二胎政策的放開,越來越多的家庭會面臨普通家轎座位不夠用的尷尬局面,面對這樣的細分市場,家用MPV迎來了政策東風。自上次風行S500手動檔試駕會上(詳情點擊這里),我們對它的空間和行駛表現非常滿意,而這次試駕會更大的意義在于體驗CVT變速箱的表現,畢竟和競品寶駿730相比,這是一套“人無我有”的利器。
![]() | 體驗讀圖模式 |
在次之前我們還對風行S500進行了靜態體驗(點擊查看)和手動版本的試駕(點擊查看),所以本文,我會弱化靜態體驗的部分,更多的內容將放在行駛和CVT的動態表現。
● 外觀和內飾簡要回顧
風行S500的名字很霸氣,容易聯想起大奔,但實際的外形設計中規中矩,沒有脫離家用MPV的常規方正設計。整體外觀相比此前的試裝車沒有太多變化,細節的做工和用料有所改善,這是對用戶負責的表現。
車身尺寸相比競品處于同一水平,幾毫米的差距不會有質的差異,但內部空間尤其是第三排空間,相比寶駿730要寬敞一些。內飾方面,用料基本都是硬質塑料,但上面的紋路和接縫處理得當,不會有微面的感覺,基本達到了家轎的水準。
風行S500共有1.5和1.6兩種動力選擇,為CVT版車型搭載的是清一色的1.6L自吸發動機,最大功率90kW(122PS)/6000rpm,最大扭矩151N·m/4000rpm,輸出參數中規中矩,實際駕駛感覺夠用,尤其是在CVT默默的傳遞下,動力輸出線性、平順。值得一提的是,這套CVT變速箱還具備運動(手動)、雪地模式,可以為駕駛者提供更多的模式選擇。
● CVT中后段表現非常平順
也許看到這個小標題,很多網友都要噴我了,對于CVT的表現用平順不是廢話嗎?其實,從結構上看,CVT先天的特性就是平順,但裝配到汽車上與發動機結合之后是否平順就很考驗車企的功底。本次試駕的路段在一段連續多彎的山路間行駛,超長距離的上坡和下坡,很容易看出CVT的匹配做的如何。
山路駕駛,首先就很考驗轉向系統的工作表現,體驗下來,我對這套電子助力的表現可以打90分。首先一個沒有虛位的方向盤就贏得了好感,其次,隨著轉向角度的增加,助力也會隨著減弱,作用到手上的回饋可以清晰、線性的感知轉向角度的變化,而這種轉化的過程又很順滑。
前麥弗遜后拖曳臂式非獨立懸掛的組合很常見,這套組合在廠家的調教下,對車身的支持非常到位,即使下坡路段中高速過彎,側傾控制也很有信心,但對路面的過濾就差點意思,畢竟這套底盤組合的極限就在這里。常規路段行駛,小的顛簸和起伏,懸掛可以化解充分,對于連續的短波沖擊和水泥接縫,懸掛的反應就有些跟不上節奏,這種直接的傳遞,會稍微有些令人不快。
山路駕駛,彎急車多,不斷的加速和減速讓變速箱處于高度緊張的工作狀態,我也刻意不使用手動模式鎖定檔位,讓CVT自行選擇合適傳動比。數十公里的山路下來,CVT的表現積極、主動,動力可以一直處于最佳輸出狀態,平順度一直讓人滿意,但瞬間的深踩油門還是會打破這種平順,較為明顯的“換擋”沖擊還是會不期而遇。
另外,起步狀態下即使平穩的踩下油門,CVT也會表現出一定沖擊感,這和常規的AT換擋感覺有些相似,廠家人員表現這在可接受的范圍,后續車型會進一步優化。剎車踏板前段基本屬于虛位,后面的部分才有較為線性的表現,這一點在適應之后就不是問題了。由于刻意未鎖定檔位,所以速度的控制更多的依賴剎車,在通過十幾公里高強度的制動過后,剎車盤的焦味明顯,但制動力沒有明顯衰減,表現令人滿意。當然這是在測試車輛的變速箱有意為之,各位車友在實際駕駛中,還是要善用變速箱,切換手動模式鎖定低檔位才是安全行車之道。
編輯總結:在一天近150公里的長途試駕中,穿插了高速、城市擁堵道路和山路三種路況行駛,我覺得風行S500的這套CVT表現還是稱職的。高強度的試駕過程中,變速箱工作積極、穩定,讓動力的輸出始終處于最佳狀態,雖然起步過程中偶有頓挫,但這并不影響駕駛體驗。在自動檔越來越流行的今天,能比競品寶駿730早先一步推出CVT產品,可以搶奪更多的高端客戶,況且預售價不到10萬就可以拿下頂配車型,這對消費者來說著實吸引。(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黃志宏)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