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下降是大勢所趨
目前,私人購車占據半壁江山,普通消費者對車價的影響力逐漸顯現。此外,關稅逐年下降,車價與國際市場接軌已是大勢所趨。隨著吉利、華晨、奇瑞等新興企業的進入,轎車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并呈現出新的特點:雖然沒有品牌優勢,但是,科學的投資規劃、獨特的開發模式、對降低成本的孜孜以求,讓這些企業具備了在價格上向主流汽車廠家發起挑戰的能力,而且,對于新的進入者,優質低價是他們制勝的惟一法寶。
于是,我們看到,吉利推出了3萬多元的家庭轎車,單車利潤僅1000元左右,率先打破了轎車的高價神話,并帶動了夏利、奧拓等低價位轎車的大幅降價;由世界著名設計大師精心打造的中華轎車,以低價位入市,樹立了C級轎車的新標準;奇瑞轎車以8萬多元的低價入市,兩年時間就取得了10萬輛的銷售佳績,最近推出的4.98萬元的微型轎車QQ和中高檔轎車東方之子,更是給競爭者帶來了巨大的市場壓力。
針對利潤率下降有損行業發展的擔心,有關專家認為,行業競爭、利潤率下降,意味著市場對行業發展糾偏的機制漸漸形成。這種機制表現在:產業規模化進程加快;投資決策以市場為中心,更加科學;大企業對自主開發、科技創新更加重視,并且更加注重內部管理和提升服務質量。只要應對得當,利潤率的合理下降,對于汽車產業就很有可能變成好事。《北京日報》
[上一頁]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