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進真正歐洲/美國車 上海通用平臺轉型!
而在上海通用的多品牌圖譜中,唯一沒有看到的就是歐寶。去年同樣是在7—8月間,在薩博品牌的國內經營權交由上海通用后,上海通用曾斷然否認歐寶將被引入國內的說法。現在看來,這倒像是上海通用在與媒體玩的一場捉迷藏的游戲。
“下半年的工作重點主要是集中在別克Enclave的投放上。”上海通用公關總監李征卉稱,對于上海通用而言,在貼牌別克的歐寶Insignia投放市場前,未來的車型計劃一切都是秘密。但隨著多品牌管理的逐漸深入,之前積累的管理壓力也不言自明。
上海通用10年來由別克一個品牌發展成為別克、凱迪拉克、雪佛蘭三個品牌,多品牌銷售促使上海通用順利登上了產銷冠軍的寶座。但是實行多品牌戰略也意味著,上海通用需要有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來打造三個品牌。
業內人士指出,這樣一來,如果各品牌之間的產品能形成合力,則加大投入是有價值的,如果市場反響并不盡如人意,則反而容易透支上海通用企業前期積累的品牌價值。而這或許正是上海通用沒有輕言歐寶的原因所在。
一位業內人士分析稱,“歐寶作為通用在歐洲的主力品牌,其銷量和市場占有率都僅次于大眾,但在國內,歐寶品牌并沒有其生存的強大基礎,況且,重新引入歐寶品牌,對于尚處于雪佛蘭和凱迪拉克品牌建設期的上海通用來講顯得力不從心。”而一條明智的選擇是,歐寶車型通過貼牌形式進入中國。
老平臺的未來
但對于上海通用這樣精于營銷的企業而言,車型絕非簡單的拿來主意,研發一款全新車型至少需要三年,而在此之前,最需要的是用換型車來填補市場的空白,這也是新凱越、新樂騁相繼推出的原因。但是今年上半年的數據顯示,上海通用新產品推出節拍似乎還是慢了一點,或者說,現在市場的變化實在太快了。
“新凱越和新樂騁只是過渡產品,”上海通用內部人士透露,“從兩年多前開始,上海通用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并著手準備。”對于一開始引進韓國車,除了韓國車引進成本低,車價更有競爭力,上海通用對中國市場也是作了充分調查的。調查顯示:韓國車更適合中國消費者,引進中國僅需要少許改動。但對于韓國車存在的油耗大等問題,上海通用也在積極應對。
但現在看來,韓國車在中國的前景并不美妙,業內人士分析,如果通用大宇再開發一款大宇旅行家(凱越原型)的全新后繼車型的話,成本高不說,在全球市場上也不一定會受到太大追捧,倒不如利用一個已經開發了的平臺,注入新的元素。
“上海通用直接從通用歐洲及北美獲取原型車進行本土化改造,這對其而言有更重要的意義。”汽車分析師李春波稱,上海通用將逐漸從韓國大宇、澳大利亞霍頓等過渡角色中提升,直接在通用全球資源庫中挑選所需,并能在一定程度上主導通用在亞洲的戰略與產品方向,這本身就是對上海通用最大的肯定。
而為了配合瓦格納的通用拯救計劃,上海通用在兩年前制訂了未來10年的戰略框架——從單一品牌向多品牌過度;能源戰略上,積極發展新能源,并優化現有產品油耗;針對別克等品牌,提出了“本土產品,全球技術”的產品定位。
據知情人士稱,在6月份召開的上海通用干部會議上,所有參會者都得到一個信號——“上海通用進入了二次創業階段”。顯然,經過了一年的蟄伏后,上海通用希望在全國市場的第二次發力,一位與會人士稱,“當上海通用重新擁有一款強有力的產品后,二次創業的起點已經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