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送
車載冰箱、送汽油票、增加售后服務……
經銷商推出這些舉措,
廠商將權力下放,這些都使我們為低迷車市中出現如此亮點而感到了一絲欣慰。在商言商的同時,一些經銷商和廠家之所以這樣做,也是出于更長遠的考慮,即增進用戶的滿意度,培育更多忠誠于自己的消費者。從長遠看,這才是最大的資源。而對于消費者來說,憑自己的“伶牙俐齒”就能以最優惠價格捧回自己的愛車,這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
一種觀點:一針興奮劑,不能成為救市的良藥
經銷商自己制定促銷方案,一定程度上可以改變市場的低迷狀況。但這又如一針興奮劑,短暫的刺激過后,可能依然掩飾不住車市原有的虛弱體質。這針興奮劑的藥力究竟能持續多久,尚不得而知。一些受訪的經銷商都表示,這種促銷方式不能成為救市的良藥。因為在如今的車市中價格仍是消費主導因素,自定方案不可避免會帶來經銷商的盲目降價、銷售商彼此的價格大戰,以致市場秩序被攪亂,無法建立穩定的價格體系,最終會導致車市進一步低迷。
同時,經銷商雖然能自己制定價格,但由于他們大多只能“小打小鬧”,每次降幅都不會太大,這樣反而會使精明的消費者認為車價還是沒有降到位,加劇觀望情緒。
因此,對于廠商和經銷商,更應該關注汽車品牌信譽的樹立及內在品質的經營。明智的經銷商將擯棄這種價格戰,而轉向加強售后服務等相關項目,不斷建立商家的誠信度、美譽度,為長遠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點評:生產商和銷售商應當共同來給汽車一個貼身的價格及促銷方案,使這一方案具有一定前瞻性,確保一段時間內的價格不變,并且進行嚴格的價格監管。這樣,廠商、經銷商既可以避免陷入價格大戰之中,又可以為自己經營的品牌樹立良好形象,給予消費者信心,而消費者由于長期利益能得到確保,便敢于出錢買車。這樣“三贏”的舉措,也許才是真正的救市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