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價格是
廠商的一根最為敏感的神經。以往,廠商一直堅守著不準
經銷商私自降價的底線,不少廠商甚至作出發現經銷商私自降價罰款5萬元、經手銷售人員被罰1萬元的規定。然而面對市場的壓力,嚴肅的廠商在車價問題上也開始變得靈活了。日前,筆者便無意間在某門戶網站看到一條消息:滬上
長安福特經銷商與大區相關人員召開會議,討論
長安福特家用車主力產品
嘉年華如何拓展市場,會議結束后的第2天,滬上
福特經銷商便在廠方允許下開始自行制定它的促銷讓利方案。
事后筆者聯系滬上一家福特經銷商,其業務員爽快地證實了這件事,并表示指導價為10.38萬元的
嘉年華手動舒適型正在限量促銷,基本讓利2.2萬元以上,手動豪華型也可以讓利2萬元。之后筆者又詢問了其他
長安福特經銷商,回答基本一致,讓利不會低于2萬元,甚至還有贈送1000升汽油等一系列措施。
汽車促銷讓利由經銷商“自作主張”,這究竟是否可行?
一種觀點:與其由廠家指導市場價格,還不如讓市場說話
今年以來,
長安福特頻繁推出種種市場促銷活動,這對于進入中國車市較晚的長安福特來說顯得特別有必要。尤其是,像嘉年華這款市場反應“先冷后熱”的經濟型車,與其一味地由廠商來指導市場價格,還不如由市場說話,讓經銷商根據當地市場情況自行制定促銷方案。因為這樣做顯然更加合理,也更有利于促進銷售。
事實告訴我們,盡管競爭并不僅僅意味著降價,但沒有價格競爭能力的企業,在市場上終將難以立足。對嘉年華的價格問題筆者曾做過一個小小調查,消費者基本都回答:“哪家經銷商促銷讓利最實惠,就去這家店購買嘉年華。”如今為在買車時拿到最大優惠,消費者一般采取兩種方案:一是購買廠商的庫存車,一是參加團購。庫存車由于存在質量、售后服務等一系列問題,普通消費者想買卻不敢買。參加團購雖然能以最低價購車,但由于團員之間的利益點不同及團購的可遇不可求,也并不能真正帶給消費者多大實惠。現在銷售商可自行決定促銷讓利,使消費者僅憑一己之力就能與經銷商“談判”,無疑會大受歡迎。
從增大銷售量和先入為主的角度來看,主動率先推出更合理的促銷方案,無論對廠家還是經銷商都是有利的———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費者,減少汽車庫存,盡快回籠資金,以保障下一批銷售的正常進行。
點評:送
車載冰箱、送汽油票、增加售后服務……
經銷商推出這些舉措,
廠商將權力下放,這些都使我們為低迷車市中出現如此亮點而感到了一絲欣慰。在商言商的同時,一些經銷商和廠家之所以這樣做,也是出于更長遠的考慮,即增進用戶的滿意度,培育更多忠誠于自己的消費者。從長遠看,這才是最大的資源。而對于消費者來說,憑自己的“伶牙俐齒”就能以最優惠價格捧回自己的愛車,這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
一種觀點:一針興奮劑,不能成為救市的良藥
經銷商自己制定促銷方案,一定程度上可以改變市場的低迷狀況。但這又如一針興奮劑,短暫的刺激過后,可能依然掩飾不住車市原有的虛弱體質。這針興奮劑的藥力究竟能持續多久,尚不得而知。一些受訪的經銷商都表示,這種促銷方式不能成為救市的良藥。因為在如今的車市中價格仍是消費主導因素,自定方案不可避免會帶來經銷商的盲目降價、銷售商彼此的價格大戰,以致市場秩序被攪亂,無法建立穩定的價格體系,最終會導致車市進一步低迷。
同時,經銷商雖然能自己制定價格,但由于他們大多只能“小打小鬧”,每次降幅都不會太大,這樣反而會使精明的消費者認為車價還是沒有降到位,加劇觀望情緒。
因此,對于廠商和經銷商,更應該關注汽車品牌信譽的樹立及內在品質的經營。明智的經銷商將擯棄這種價格戰,而轉向加強售后服務等相關項目,不斷建立商家的誠信度、美譽度,為長遠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點評:生產商和銷售商應當共同來給汽車一個貼身的價格及促銷方案,使這一方案具有一定前瞻性,確保一段時間內的價格不變,并且進行嚴格的價格監管。這樣,廠商、經銷商既可以避免陷入價格大戰之中,又可以為自己經營的品牌樹立良好形象,給予消費者信心,而消費者由于長期利益能得到確保,便敢于出錢買車。這樣“三贏”的舉措,也許才是真正的救市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