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銷量首次止跌
“車市的逐漸回暖就在眼前!”上周五,在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舉辦的全國汽車產銷及市場信息發布例會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信息部主任朱一平開始樂觀估計。這使得在蕭條車市中沉悶了幾個月的車商們長出了一口氣。
朱一平帶來的數據顯示,轎車在7月份產銷分別完成了17.19萬輛和17萬輛,產銷率比上個月有明顯的上升,雖然比6月的銷售量下降了0.78%,但與去年同月相比還是有近3.71%的增長。數據顯示,雖然轎車在7月的銷量比上個月少一點,但是在產量比6月下降22.07%的基礎上,仍然保持了相對較穩定的銷量,說明目前車市正在經歷最后的過渡期。
“按照以往的慣例,7月份一般是企業的高溫放假和檢修機器的時間,由于今年在全國范圍內出現了比較嚴重的電力短缺及能源緊張,很多企業的高溫放假都比前幾年有所延長,有效工作日相對減少。”朱一平介紹說,受此影響,當月汽車的產銷量有所減少是在所難免的,而且從1月至7月的累計情況上看,與上年同期相比,整體上汽車產銷仍然保持了20%以上的較快增長速度,其中累計產量已經突破了300萬輛,轎車產銷仍保持了27%以上的增長。
亞市商務信息部副部長且小鋼也表示,轎車的銷售數字開始保持在相對穩定的水平線上。
看來,車市轉暖已成必然。換言之,轉暖已經只是時間問題。
消費者不愿再等
與之相呼應的是,在記者的采訪中,很多消費者都表示如果要買車不希望再等過長的時間了,都希望能在今年之內買到自己心儀的車。許女士說:“我想買的車其實價格已經很低了,我跟
經銷商討價還價已經多次了,知道現在的價格已經沒什么利可讓的了,等待了兩個月,我想應該到時候了。我想買的車價格基本觸底了,再降也沒什么大意思了,也就是幾千元錢,感覺沒有必要再持幣觀望了。”很多消費者都有這樣的想法,期望價格能降了再降。但是目前很多車型尤其是經濟型車型已經拼爭得非常激烈了,價格戰導致很多車型甚至在經銷商的操作下調整了售價,而消費者看在眼里,樂在心里。
業內人士認為,其實新車每月都有,價格每天也都在變,消費者對這些非常清楚。等待只是一種托詞,他們所希望的就是一個相對穩定的購買空間,因為他們對于車的渴望已經非常迫切了。商家和廠家只需要再等等,把銷售和服務做好,因為消費者已經不愿意再等下去了。
轉暖也許就在9月
國務院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最近發布了2004年中國市場形勢分析報告,報告說,“今年
乘用車產銷進入調整階段,汽車降價仍將繼續。今年下半年汽車銷售將有所起色。”
對于市場的前景,
經銷商也表現出了比較高的期望。在亞市從事銷售工作的秦先生表示:“現在很多經銷商都通過各種促銷手段來拉攏客戶的心,降價補償、送裝飾、送保險和服務、讓利銷售等其實已經打動了很多消費者,7月份來市場看車的人已經明顯比前幾個月多了,而且很多都是直接來買車的人,雖然銷量沒有明顯提高,但是這至少給了我們一個信號,要買車的人仍大有人在,車市轉好就在眼前。”
經營4S店的大型經銷商對車市的回暖更加盼望,“我們一個月的費用支出很龐大,目前的新車銷量確實不利于公司的發展。但是最近我們看到了希望,打電話到店里問價格和車型的人比前幾個月多了不少,到店里看車的人也著實比以前增多了,再堅持一個月市場就會好轉。”
且小鋼告訴記者,按照前幾年的慣例,“十一”長假前的一個月是汽車銷售的旺季,很多家庭在這個時間置辦新車,主要就是為了在節假日能全家駕車出行,這是多年保持的一種消費習慣,所以9月份將是車市轉好的最重要的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