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塔納3000要來了。
上海大眾公關部發言人稱:“現在還不能說任何數據細節。”上汽
大眾華北分銷中心也只是透露
桑塔納3000將在下月上市的消息。當初作為公務車出現的桑塔納2000在幾經改型后終于要改頭換面了,盡管
上海大眾一廠對停產桑塔納2000沒有明確表態,但垂直轉產幾成定局。桑塔納作為老合資品牌的代表,我們自然而然的會把其品牌的未來、上海
大眾的自主開發、以及桑塔納3000的出現捆綁在一起來思考。
老合資品牌進入換血期 1998年,新款桑塔納2000時代超人引起了轟動,當時的公務車仍實行“放號控辦”,排隊買車的單位數不勝數,這款車當年曾一度占到轎車市場20%的份額。人們甚至對桑塔納2000上標配的電動窗都感到新鮮。
然而桑2000上市不到一年,就趕上
北京突然實施歐洲一號
排放標準,記者親歷當時北京北方交易市場的消費者們為剛買到的
新桑塔納2000吵鬧不休,原因是汽車安裝了
化油器裝置上不了路,之后的桑塔納2000也一直是在政策和消費市場的變化中不斷地被動改型,而消費者也一直對這個老品牌情有獨鐘,耐心地等待。
中汽協會的專家說:“對桑塔納要歷史地看,當初中汽總公司談合資的時候,只有德國愿意在中國投資,人家拿來的這個平臺在當時也不算落后。作為中國
現代化轎車的里程碑,桑塔納的歷史功績不容抹殺。”但一個品牌必然地要經歷成長期、成熟期和衰敗期,上
世紀80年代中期的
北京吉普切諾基和上海大眾桑塔納;90年代初的
一汽-大眾
捷達和神龍
富康,其原有平臺都創造過奇跡,也都隨著新產品的涌現而走出了成熟期,在重新發掘品牌價值,除了強調零配件維修的低廉成本之外,無論哪一個廠家都無法回避老合資品牌的未來走向,消費者是不可能永遠為一款老車型掏錢的。
現在,神龍基本上采用新車取代、舊車淡出的方法,比如它自己就在商務會議上提出讓
愛麗舍逐步取代
富康;北京
吉普通過
大切諾基把原品牌延伸到高端,通過降價讓普通切諾基打向低端,再引入
三菱兩款車,也是在力圖避免老品牌生命力減退的危險;
一汽-大眾雖然至今仍強調
捷達差異化的特點還無法替代,但由于
寶來和捷達在南美本就是一個平臺車型,在長春又是混線生產,將來也存在逐步取代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