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神秘海外收購 或為英商用車LDV集團
自主放量
“不知不覺,馬路上的榮威越來越多。”上海某知名媒體人士對記者感嘆。
數據顯示,2009年1~8月,上汽旗下的榮威品牌和名爵品牌銷量累計同比增幅分別為244.54%和86.55%。其中榮威550表現突出:目前已經接近7000輛/月,成為2009年度銷量漲幅最高的車型之一。
在年初時,陳虹提出自主品牌榮威、名爵的全年銷量將超過5萬輛的預訂目標。現在,面對銷量的增長,他說有可能會將目標提高到6萬輛(榮威4.5萬輛、名爵1.5萬輛)。
不過,即便如此,依然有人認為上汽自主品牌發展遲緩。實際上,自主品牌在2008年以前一直處于虧損之中。據測算,當榮威和名爵年銷量分別達到3.8萬輛和4萬輛時公司才處于盈虧平衡。按照目前榮威月銷量6000輛,名爵1000多輛的數量計算,到年底,榮威可以盈利,而名爵則任重道遠。
上海證券分析師楊勝分析,自主品牌榮威550銷售持續放量,目前月銷量已經達到6000輛,公司對南汽 MG品牌的整合目前雖然尚未見成效,但我們長期看好其整合研發和制造的雙品牌運作策略。
搭建版圖
化不利為有利轉被動為主動
在上半年全球銷量排名前十位的汽車企業中,上汽集團排名第九,他成為半年銷量同比唯一出現增長的企業。這樣的成績已經令全球側目。
不過,這顯然還不是上汽的最終目標。“上汽不愿意張揚收購的消息,是因為目前自主品牌在整個集團中所占的比例并不高。”據相關人士說,無論是乘用車還是商用車,上汽都必須繼續努力。
本世紀初,上汽發展自主品牌的戰略曾經被代號“長江戰略”。所謂長江戰略就是在國資委領導下,整合汽車產業,以重慶、武漢、南京、上海為戰略據點,以長安、上汽和東風為核心全面整合長江流域的大中型國有汽車企業。其間,上汽戰略執行快速而有力,即在儀征、南京一線部署自己的力量,最著名的一役即——重組南汽,因為那里有上汽缺乏的輕型商用車平臺。
一邊在中國執行“長江戰略”,另一邊上汽也開啟了其海外的收購版圖。2004年,上汽收購了韓國雙龍汽車;2005年,上汽又收購了英國羅孚,為其自主品牌擴張打下基礎。
雖然,在雙龍項目上上汽身陷泥沼。但這并沒有減慢其擴張的腳步。有上汽內部人士告訴記者,上汽吸取了收購雙龍的不利經驗,將有助于下一步收購的展開。“上汽要想更好的發展自主,關鍵要吸收技術,收購是一個有效的方法。加上積累的經驗和教訓,再收購會更加有效。”上訴知情人士表示。
陳虹為今年的上汽制定了發展重點,其中之一就是自主創新上水平。
“1月份,上汽投資20億元成立了專門的動力系統公司,后續還將在混合動力整車與關鍵零部件上各投入20億元,力爭3年內上汽自主品牌混合動力汽車開始投放市場,努力搶占汽車產業與技術制高點。”陳虹堅決表示。
(文章來源:新浪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