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價稅費改革答記者問 釋義二級公路
實踐證明,收費公路政策對于推進我國公路交通的發展,有效緩解公路交通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瓶頸”制約,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當前,世界上有60多個國家以收費公路的形式建設和發展高速公路,利用這種方式吸收社會資本投資公路建設,并調節交通量分布、優化出行方式。根據我國現階段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今后一個時期,收費公路政策仍是我國籌集公路交通建設資金的重要渠道。
“貸款修路,收費還貸”的公路投融資模式,在有效解決我國公路交通供給能力嚴重短缺的同時,也逐漸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是收費公路結構不合理的問題日漸突出。在全國收費公路總里程中,二級收費公路里程和收費站均占總量的60%左右。隨著高速公路建設逐漸形成網絡,二級公路的干線骨架功能逐漸削弱,而且收費站大多分布在城鄉居民頻繁使用的公路上,與當地經濟發展和居民生產生活的矛盾日益突出。
因此,從長遠發展考慮,有必要對收費公路政策進行調整和完善。逐步有序取消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能夠使收費公路里程和收費站點數量減少一半以上,解決收費公路規模過大問題,方便城鄉居民出行和貨物運輸,也可以減輕用路者的負擔。但是,這項改革必須與經濟發展和財力狀況相適應,逐步有序地加以推進。
(七)問:這次完善國內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的重要意義是什么?
答:我國石油消費一半以上靠進口,并且進口比重逐年遞增,國際市場石油價格變化對國內市場的影響也越來越大。我國原油價格已與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直接接軌,隨著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大幅波動,如果國內成品油價格不能及時理順,不利于資源進口,也對成品油市場穩定供應產生嚴重影響。完善國內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理順國內成品油價格,有利于保持石油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有利于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保證國內市場供應,有利于促進我國經濟平穩運行和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石油資源節約使用。
(八)問:完善國內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有哪些主要內容?
答:國產陸上原油價格繼續實行與國際市場直接接軌,國內成品油價格繼續堅持與國際市場有控制地間接接軌,建立和完善既反映國際市場石油價格變化和企業生產成本,又考慮國內市場供求關系;既反映石油資源稀缺程度,又兼顧社會各方面承受能力的形成機制,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
完善后的國內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的主要內容是,國內汽、柴油出廠價格以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為基礎,加國內平均加工成本、稅收、合理利潤確定。將現行汽、柴油零售基準價格允許上下浮動改為實行最高零售價格。最高零售價格以汽、柴油出廠價格為基礎,加流通環節差價確定,并將原流通環節差價中允許的上浮8%縮小為4%左右。企業在不超過政府規定的最高零售價格前提下,自主確定或由供銷雙方協商確定具體零售價格。國家將繼續對國內成品油價格進行適當調控。
(九)問:國內成品油價格為什么要與國際市場原油價格間接接軌,而不是與國際市場成品油價格直接接軌?
答:2006年國家明確國內成品油價格與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實行有控制地間接接軌,這次改革繼續堅持這個原則,主要基于以下考慮:一是國際市場原油屬世界性流通產品,而我國有一半原油需要進口,原油價格不直接接軌,國際市場資源就難以進入國內市場,國內市場供應就難以得到保證。二是近年來國際油價因受基金投機炒作等不正常因素影響,嚴重扭曲,國內成品油價格與國際市。
什么是二級公路
我國的公路根據功能和適應的交通量分為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二級公路、三級公路、四級公路五個等級。
一般來說,設計速度在每小時60公里—80公里,雙向行駛無中央分隔帶的雙車道公路,都為二級公路。
二級公路與一級公路的最大區別就是,一級路有中央分隔帶,分道行駛;二級路基本沒有中央分隔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