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過冬抗寒 誰將是車市08年銷量冠軍?
當大雨再次從天而降的時候,漢密爾頓的機會來了。在本年度F1最后一站巴西站的最后10秒鐘,在離黑白格子旗的最后一個彎道,這位F1新王者超越了前面的車手,成為歷史上最年輕的世界冠軍。這就是F1賽車“彎道超車”的魅力。
相關新聞:
緊湊型車放閘中國汽車市場迎“寒流”
車價不斷走低 車市可以開始“抄底”了
戰國時代:09年B級車市場的競爭格局
中國車市有理由悲觀失望嗎?
在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2008年的中國車市同樣陰雨綿綿,需求的疲弱改變了市場平直暢通的運行軌道,筑下了彎道。時至年底,我們看到市場的參與者在你追我趕的呼嘯聲中,適應性強的幾大新勢力借機上演了彎道超越的精彩瞬間,率先由“危”轉“機”,并開始顛覆汽車業現有格局。
比亞迪可望取代奇瑞成為自主品牌汽車新的領軍者;一汽-大眾可能超越上海通用奪得全年銷量冠軍;廣州轎車產銷量超越上海,成為新的中國轎車“第一城”———這便是2008年車市冬天里3個精彩的彎道超越瞬間。
這些精彩瞬間為車市“過冬”抹上了暖暖的紅色,車市“抗寒”高手從中醞釀而生。車市高手追逐銷量,更加追逐市場份額。它們彎道超車的一幕,也將為整個車市“過冬”提供了一個個鮮活的案例。
本月15日,比亞迪汽車公司的F3DM雙模電動車即將宣布上市,這是第一輛國產的電動轎車投放市場,象征著這家汽車業的后起之秀取得了在新能源車領域的制高點。在傳統汽車領域,F3、F0等車型的熱銷,幫助比亞迪力追奇瑞,自主品牌“城頭變換大王旗”的趨勢已非常明顯。
今年9月份,奇瑞汽車壟斷多年的自主品牌月度銷售冠軍悄然旁落,接盤者正是比亞迪汽車。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在9月轎車企業前十名中,比亞迪首次躋身其中,并以第7位的排名超過排名第9的奇瑞,首次成為自主品牌車企的冠軍。當月比亞迪銷量為23500輛,而奇瑞則為17997輛,吉利排名第10,為17417輛。
比亞迪能成為自主品牌汽車“大王旗”的新旗手,依靠的是中級車F3的熱銷,和新上市的小排量車F0一炮而紅。10月份,F3更創下奇跡,超越了車市“常青樹”捷達成為單車型銷量冠軍。F3在10月份銷量為15343輛,比捷達多賣了398輛。比亞迪在10月轎車生產企業銷量排名中再次提升名次,居于第6位。奇瑞和吉利則分居第9和第10位。
比亞迪今年完成銷售20萬輛已經不成問題。該公司明年的目標是翻一番達到銷售40萬輛,對發展前景雄心勃勃。但以今年全年銷量預計,比亞迪仍難以超越奇瑞。不過,借助比亞迪的崛起,自主品牌市場份額可望止住下滑趨勢,緩慢回升。這顯示比亞迪成為自主品牌汽車的新支柱。
今年車市的第二個精彩彎道超越瞬間則由一汽-大眾呈現,該公司可望超越“三冠王”上海通用,成為新的年度銷量冠軍。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今年前10個月一汽-大眾累計銷量為423790輛,已經較大幅度領先排在第三名的上海通用,后者前10月銷量為331807。在今年這場車企老大之爭中,一汽-大眾一直處于領跑地位,坐上全年銷量老大的位置已經不再是夢想。在近日廣州車展期間,一汽-大眾銷售公司負責人稱,“我相信一汽-大眾在我們的團隊的努力下,在我們的經銷商的努力下我們一定會完成!
據分析,一汽-大眾在彎道超越對手一個重要保證是,捷達憑借著良好口碑與品質暢銷不衰,速騰、邁騰等車也能夠保持平穩銷售態勢。而10月剛剛上市的新寶來以“中國元素”作為一大賣點,令產品競爭力大幅度提升,從而成為一汽-大眾的增量,也為其奪得今年銷量冠軍增添了重要砝碼。
在一汽-大眾沖量的背后,活躍的還有大眾中國公司力爭超越美系成為中國市場冠軍的身影!拔覀冞@一塊金牌今年一定是要拿下的。我們上半年是53萬輛,同比增長23%。我們對全年完成100萬輛的目標充滿信心!贝蟊娖嚰瘓F(中國)市場部總監胡波此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三年前,為應對競爭對手凌厲攻勢和內部業績下滑,大眾中國拋出奧林匹克重組計劃,借助奧運營銷以實現內部的整合和新發展。這一計劃的階段目標包括在2006年扭虧,在2007年穩步發展,在2008年成為中國市場銷量冠軍。
廣州超越上海首奪轎車“第一城”
第三個彎道超越發生在廣州和上海兩大城市關于轎車“第一城”的爭奪上。今年第三季度,廣州轎車以65.3萬輛的產量,超越了上海和長春,成為中國轎車工業的第一城市。廣州能夠彎道超越上海,主要在于廣州本田、廣州豐田在中高級車市場上壓制住上海大眾、上海通用,而東風日產逆市實現高增長,也為廣州爭奪轎車“第一城”增色不少。
在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經濟實用的日系車逆市走強。目前保持有較好競爭力的豐田、本田、日產三大車商,其在中國的主要基地集中在廣州,這使廣州在車市轉向的過程能夠保持良性發展。在今年前10月,東風日產和廣州本田均入圍企業銷量前十名,排名不斷趨前。在8月份,廣州豐田還首次進入月度轎車生產企業銷量前十位。
據廣州市副市長甘新介紹,到2010年,廣州市汽車工業總產值將達3000億元人民幣,轎車生產能力將突破130萬輛。廣州還將繼續引進外資公司,并加快發展自主品牌汽車,以保持轎車“第一城”的地位。
“彎道超車”考驗車企內功
刺激的“彎道超車”瞬間,看起來偶然,其實卻自有必然性。
在今年F1巴西站的最后時刻忽降大雨,守在第四位的格洛克沒有進站更換雨胎而影響狀態,終致被求勝心切的漢密爾頓在最后的彎道超越,幫助小漢實現了冠軍夢。因此,彎道創造了機會,自我才能創造超越。
反觀在今年車市寒冬中,由“危”轉“機”,實現超越的新勢力,也無不是憑借較好的內生力量才把握住了在車市拐彎處的機會。比亞迪汽車成立后很長時間并沒有產品上市,而是精品暗自打造車型,在F3、F6、F0等車型上做足性價比功夫,終于一炮而紅。而其依靠自身在電池技術上的長處,大膽瞄準市場前景看好的電動車方向,這一實在而前瞻的舉措也為其品牌博得美名。
這就是戰略,并能將戰略落地而取得的效應。大眾中國在三年前就拋出奧林匹克重組計劃,抓住奧運會機遇逐步推進內部整合計劃,并優化旗下產品的動力性和燃油經濟性。而通用受金融危機所沖擊,在華合資企業也處于轉型之中,這讓處心積慮的大眾終于迎來了彎道超越的良機。南北大眾可望并駕齊驅高居榜首。
至于廣州轎車能夠十年崛起,日系三廠的務實策略實在居功至偉。本田社長福井威夫認為,本田應對困難的辦法始終是提高單車效率,保持以少量車型獲得較大的銷量,實現成本節約;同時集中力量提高所有車型的燃油經濟性。類似的經營哲學讓廣州車廠提高了發展的效率。
歸根到底,“彎道超車”考驗的就是車企內功,就是能否真正立品質、立品牌。能真正實踐者,方能在彎道處獲得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