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信息:
事件風波:東風本田CR-V尾部下沉事件
2006年3月,一位東風本田CR-V車主在網上發(fā)帖稱,其愛車“尾部下沉”。這位發(fā)帖者的聲音引起其他東風本田CR-V車主的強烈共鳴。在CR-V車友論壇上,越來越多的CR-V車主都發(fā)現有“車身尾部下沉”現象。接著,深圳、廣州、成都、重慶、福州、上海、北京等地的CR-V俱樂部車友向東風本田提出交涉,強烈要求召回。
針對“塌屁股”車輛,東風本田于5月10日開始小規(guī)模免費更換減震彈簧,但只是針對部分地區(qū)。
同年9月21日,成都車主集體到當地經銷商處討說法,沒有得到答復和處理。11月6日,成都CR-V車主聯名向四川省消協投訴。11月19日,成都100多位CR-V車主齊聚東風本田4S店,50多輛CR-V整齊地停在4S店門前“示威”,車上貼著醒目的標語:尾部下沉,嚴重擦胎,強烈要求召回。
此舉將這一車友自發(fā)的維權行動推向了極端。
廠商態(tài)度“變臉”
隨著事態(tài)不斷升級,東風本田的態(tài)度也從“正!薄ⅰ跋M者操作不當所至”,轉變?yōu)榍那臑椴糠窒M者更換彈簧,到被迫做出五點書面承諾和正式召回。
東風本田的這種態(tài)度,引起了消費者尤其是北京車主的強烈不滿。
在未得到廠家實質性的回復后,北京部分CR-V車主公開宣稱,向中國消費者協會、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等部門集體投訴。針對“北京車友”《致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公開信》一事,11月3日晚,東風本田以劉洪副總經理帶隊的廠方一行6人,與“北京車友”代表12人進行了“會談”。
2006年11月17日,東風本田高層再次與北京車友代表協商,并首次表示,認識到CR-V有尾部下沉的問題存在,承諾盡快找出原因。車主同意在北京車展期間不去“鬧事”。12月15日,北京車友通過手機短信得知國家質檢總局介入調查的消息。
12月23日,河北石家莊15位CR-V車主在與當地經銷商交涉無果的情況下,也效仿成都車友在石家莊進行了維權游行。
“塌屁股”原因仍有爭議
在此之前長達數月里,東風本田始終不承認汽車質量問題,認為“塌屁股”的根源在于中國消費者的使用習慣和路況問題。
根據東風本田提供的數據,CR-V最小離地間隙為205毫米。但經過測量,實際數值要小于這個數字。東風本田有關人士解釋,205毫米的CR-V最小離地間隙數值,不是滿載情況下,而是空載情況下的數值。
據了解,CR-V出現問題的部位是后懸架,它是多連桿裝置。除了減震彈簧這種看得見的零件外,還有導向連桿、滑柱總成等,這些連桿與車身的連接是靠橡膠套。
有車主反映,CR-V更換彈簧后還有下沉現象,這部分車主認為,彈簧不是車身下沉最根本的原因,很可能是其他部件引發(fā)的問題。甚至部分車主說,廠家大有“偷工減料”之嫌。對此,雙方始終爭執(zhí)不休。
根據眾多車主的描述,西南交通大學機械學院副院長董大偉教授這樣告訴《財經時報》記者:“‘塌屁股’是汽車后橋和后懸架彈簧的剛度不足或變形所致,當車輛尾部下沉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對車主造成安全隱患!
東風本田售后服務中心一位姓王的職員稱:“CR-V汽車后橋和后懸架彈簧的剛度不足,但仍然沒有超出允許范圍!
據王姓職員介紹,出現問題的CR-V多為05、06款,04款目前還發(fā)現沒有問題。
但這些數據,在全國各地車主與東風本田進行交涉的時候并不了解,也沒有人告訴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