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
豐田也在國內建立了同出于NBC平臺的生產線,第一款車
威馳就放在這個生產線上。重組后的
一汽夏利,也對NBC平臺寄予厚望,從去年開始推出
威姿。
威馳和威姿下線后均取得了很好的市場反應,這恰恰引發了一汽夏利與
豐田的矛盾。與豐田威馳同出于NBC平臺的一汽夏利威姿,由于很多零部件與威馳一樣從日本豐田供應,在市場旺季不得不停產給豐田威馳讓路。
“威姿在去年11月份的確停產了一段時間。”ST夏利證券部的張爽昨天表示,停產的原因是當時的進口零部件用完了。
事實上,去年年底市場上ST夏利NBC平臺的幾款車幾乎全部斷貨。一位ST夏利市場部的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正是因為零部件供應跟不上,不得不停產等待。這直接導致了去年9月份降價的夏利2000,市場銷售剛有起色就開始出現斷貨,并且一直供貨不足。
這也是ST夏利把降價列為贏利下降的原因———產品降價后,產量沒跟上。薄利沒能多銷,利潤當然會隨之減少。
受制零件威樂缺貨 NBC平臺的問題,同樣出現在ST夏利的新車威樂身上。
“現在訂車要到1個半月后才能提車。”ST夏利在
北京最大的一家代理商萬吉祥的一位業務人員說,威樂上市后,市場反應不錯,但供貨嚴重不足。萬吉祥上個月從廠家提到的現車只有80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