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調查:安全氣囊怎么撞才能確保彈出
記者調查三:氣囊有危險,彈出需謹慎
安全氣囊的負面作用:
從系統的角度來看,要達到乘員保護的最優化,需要根據每輛車的不同,對乘員保護系統的各個部分進行參數匹配。不合理的匹配,不僅達不到保護乘員的目的,還有可能造成乘員較大的傷害。比如,氣囊點爆時間過晚、氣體流速過快、氣囊展開方式不合理等,都會導致乘員的傷害指標上升,增加頭部、頸部或胸部的傷害。
據美國官方公布的數字,1986年至1997年2月15日,安全氣囊共挽救了1828人的生命(其中有1639名司機,189名乘員)。但在上述時間段內,氣囊造成38名兒童、21名司機、2名乘員死亡。
造成死亡的原因有如下幾種:兒童及兒童座椅靠近氣囊;碰撞前使得兒童更加靠近氣囊。氣囊主要造成頭和頸部傷害。另外,矮個子司機受到的傷害也是類似原因。
記者從國家質檢總局了解到,目前我國尚未有第三方權威機構能夠接受個人委托,對安全氣囊做出檢測。據了解,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汽車試驗研究所實車碰撞室、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汽車碰撞試驗室均能對氣囊問題進行檢測,但目前只能接受法院的委托。“車主覺得汽車廠家的檢測結果不能服人,同樣的,如果我們接受車主委托進行檢測,在沒有廠家在場的情況下,對方也不會承認檢測結果的權威性。”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專家向記者表示,在汽車消費的問題上,消費者確實處于弱勢地位,與其追究“發生事故時氣囊為何沒有彈開”,不如在駕駛時多多小心,不要過分依賴安全氣囊的作用。此外,也希望國家相關部門能盡早出臺有關安全氣囊的強制性標準,別再讓消費者經歷慘痛事故后卻無法可依。
結論:
1.安全氣囊一定要配合安全帶一起使用。如果駕駛過程中不系安全帶,氣囊彈出時會對乘員造成很大的傷害。
2.注意車輛中的安全氣囊開關。有些車輛的副駕駛安全氣囊有手動開關,如果不慎將其至于“關閉”狀態,則安全氣囊在車輛發生碰撞事故時也不會彈開。
3.盡量不要將兒童置于副駕駛座位上。安全氣囊起爆時會產生強大的沖擊力,兒童的身材矮小、肢體柔弱,容易受到意想不到人傷害。
4.駕車時盡量不戴框架眼鏡。如果駕駛員在行車過程中配戴眼鏡,一但氣囊彈出,破碎的鏡片材質或將在眼睛造成嚴重傷害。
分析了這么多案例,也請了這么多專家。但最終還是不能解釋“氣囊究竟怎么裝,才能肯定彈出”,因為像碰撞試驗那樣能確保氣囊百分之百的試驗,在實際生活中很難做到完全相同。除非,您是踩著油門對著墻撞,或者“瞄準了”對著前車屁股猛撞…… 撞車是一瞬間的,是不受您控制的,接下來只能聽天由命了。氣囊只是多了一層保障,但絕不是多了一份保險。彈出有條件,切不可完全寄托氣囊作用……
全文總結:
1. 氣囊彈出是有條件的,而且很多條件被車主所忽視,這是當今汽車技術的發展情況制約的,也不能單一認為是某一廠商的欠缺。很多氣囊未彈出的案例證明,各品牌廠商都存在不同條件碰撞時氣囊無法彈出的情況。安全氣囊,沒有神話……
2. 目前沒有相關標準去衡量氣囊未彈出是碰撞問題還是質量問題。需要國家盡快出臺相關標準。建議廠商公開氣囊技術,以便制定相應標準,多為車主考慮。
3. 氣囊的使用存在一定技巧,要正確使用氣囊,否則,氣囊不僅不能救人還會傷人。
(參考文獻:清華大學出版社,《汽車碰撞安全性設計》)
(太平洋汽車網/記者 王溪)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