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格爾說:“關鍵就是豐田的生產系統。這套系統是我們在1937年建立起來的轎車生產系統,是一套非常靈活、很精干的制造體系,使我們能夠對顧客的需求做出更好的反應,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
裝配線世界領先
裝配線是汽車生產的關鍵程序,它體現生產的靈活性,對生產成本和生產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豐田公司在這方面具有世界領先的優勢。
西格爾介紹說:“我們的生產相當靈活。比如,我們在印第安納州的工廠可以在一條裝配線上生產家用箱型車SIENNA和中型多功能休閑車SEQUOIA。這是我們建立的第一條可以同時組裝以轎車底盤為基礎和以卡車底盤為基礎的產品。”
據西格爾介紹,豐田的“多用途裝配線”可以在一條裝配線上組裝八種不同的汽車。西格爾指出,多用途裝配線幫助豐田降低成本,減少庫存,增加產品的多樣化。
長期以來,美國公司的裝配線都是為單一的車型設計的。更換車型也要更換裝配線,效益就大打折扣。近年來,在競爭的壓力下,美國汽車公司也在進行改革,開始采用多功能裝配線,但由于研發、生產、銷售等環節不配套,這種努力遇到了不小的困難。跟豐田公司相比還有相當的差距。
美國公司差距仍大
勞爾表示,美國公司雖然在奮起努力,但目前的水平也只是達到日本80年代的水平。勞爾說“美國公司在過去25年來做出了令人贊賞的努力,縮小了許多差距,比如在耗油、可靠性、質量等方面。但我認為,美國現在的水平非常接近日本80年代中期或后期的水平。日本在這個階段又跨越了一大步,領先的距離更大了,特別是在轎車生產方面。”(中國經濟時報)
[上一頁]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