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級車型生存法則:識時務者VS自信玩家
【太平洋汽車網 新車頻道】車要賣得好,不僅要產品好,而且還需要有合適的市場定位。車壇上不缺乏找準定位而改變命運的車型,比如昔日的藍鳥到如今的軒逸(當然現在兩者都有新的發展);也有找錯定位而銷量不濟的車型。汽車市場定位策略目前分最明顯的兩種,一種是“妄自菲薄”型,即營銷定位比原車定位略低,通過價格獲得市場認可,我們稱為“識時務者”;另一種是“自負型”,即希望通過高于同級定位而提供品牌形象,我們稱為“自信玩家”。下文我們將對上述車型作個歸納,談談市場定位的關鍵。
![]() | 體驗讀圖模式 |
● 寫在前言
對于首圖如何選材合適,我確實考慮過一段時間。這是一篇偏向于“匯總”類的文章,但如果多車拼成的首圖,繁亂而影響閱讀體驗,為何不選擇最合適的一款車作為主體?我想到了樓蘭,樓蘭首次進入中國是在2011年9月8日,當時以進口的身份來華,售價是48.88萬元起。那時樓蘭的推出東風日產更多是希望通過一款旗艦SUV來提高品牌形象,這就是文章首段提到的“自信玩家”派的市場定位,然而終端始終離不開市場,經歷過銷量數據的洗禮,新一代樓蘭如今帶著23.88-37.98正常價格面市,市場策略的轉變可算“識時務者”。除了樓蘭,還有哪些車型是文章提到的兩派定位?
● 東風日產樓蘭
既然文章開頭提到樓蘭,那么就從樓蘭開始吧。日產在2002年12月份推出第一代日產Murano,主攻北美市場,和北美市場上熱銷的Maxima和Altima采用相同的FF-L平臺,車身尺寸為長/寬/高4770mm/1880mm/1705mm,軸距2824mm。這樣的尺寸可算是大塊頭。不僅如此,新一代樓蘭還搭載和老款奇駿同款的AWD全模式四驅系統,具有2WD/AWD/LOCK三種模式可供切換。
第二代車型在2007年在洛杉磯車展推出,而且在2008年開始銷售,改由日產D平臺生產,該平臺還包括日產天籟、貴士和新Maxima、Altima等,車身尺寸為長寬高:4788/1882/1699 mm,軸距還是2824mm,比上一代車型略有提升。不僅配置有所升級,而且搭載第二代Murano i-AWD四驅系統,新一代系統比上一代增加了BLSD電子差速鎖、坡道輔助系統、下坡輔助系統、偏航瞬間控制,性能方面更加優越。
2011年9月8日,東風日產把第二代樓蘭引進國內上市,搭載VQ35發動機,外觀上比海外版略有微調,而動力方面最大功率為228kW(310PS),最大扭矩325Nm,比海外版略有提升,售價為48.88萬元起,這樣的定價接近一汽大眾奧迪Q5,讓業界內外嘩然,并且銷量也未如理想。
第三代樓蘭在2015年8月8日于上海上市,新車定位有所轉變,推出2.5L自吸車型以及兩款2.5T混動版本,售價區間為23.88-37.98萬。比第二代車型剛到國內的售價要下降了不少,造型方面新一代樓蘭前臉由V型中網引領風騷,其間粗壯的鍍鉻非常醒目,新樓蘭車頂、車窗下部以及下護板處三條如流暢的線條讓它在視覺上顯得矯健。
尺寸方面樓蘭車身長寬高分別為4897/1908/1691mm,軸距2830mm,總體比漢蘭達和銳界都要長,軸距則介于銳界與漢蘭達之間,并標配車身穩定控制、牽引力控制、胎壓監測、前排安全氣囊、前排側氣囊、前后排氣簾以及膝部氣囊等。此外混動車型還有車道偏移預警、預碰撞主動剎車輔助、內后視鏡自動防眩目、電動后備箱等功能,而頂配則享有全景攝像頭、并線輔助、后排液晶屏、后排座椅加熱等。
動力方面可選2.5L自吸機型或2.5T混動車型,而2.5T混動版由2.5L機械增壓與單電機組成,其中2.5L機械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80kW(245PS),峰值扭矩330Nm,電動機最大功率15kW(20PS),峰值扭矩160Nm,全系匹配模擬7擋XTRONIC CVT無級變速器。
● 市場策略
東風日產樓蘭首次進入國內定價并不低,而且銷量也未如理想,如全面革新再度面市,定價也定在合理的水平,市場策略的轉變可算識時務者。
馬自達6對于馬自達來說是一款中堅車型,2002年之前在日本市場被定名為Capella,2002年之后名為Atanza(對,第三代馬自達6在國內的“阿特茲”定名就是來自“Atanza”的譯音)。第一代馬自達6在2002年日本市場推出,在2003年引進國內市場,選擇中國一汽轎車合作,保持海外市場版本原汁原味,并經歷過多次改款。
第二代馬自達6在2007年法蘭克福車展上亮相,誕生于GH平臺,在2009年一汽轎車把第二代車型引進國產,并定名為“睿翼”,新車造型更加流暢,頗有轎跑的味道,并推出四門轎車版以及五門掀背版,配合2.0L和2.5L兩款發動機,動力搭配的是6速手動和5速手自一體變速箱,造型和定位都相當運動。
盡管馬自達“睿翼”以相當動感的造型推出,不過由于第一代馬自達6銷量實在太好,因此一汽馬自達并不舍得放棄第一代車型,于是就采用同堂銷售的策略:第一代車型定名為馬自達6繼續銷售,第二代馬自達6(睿翼)也繼續開賣,當然第一代車型定價比第二代車型略低。如今馬自達6(第一代車型)已經推出到2015款車型,2003年引進,2015年還繼續改款銷售,可見馬自達6在汽車市場上可算是一款常青樹。
第三代馬自達就是大家在馬路上常常見到那款擁有優美線條的阿特茲,阿特茲外觀設計來源于Takeri概念車,車身采用魂動設計,在2014年5月6日正式上市,售價為17.98-23.98萬元,在今年還推出了2015款車型,新增了2.5L藍天運動版,繼續承載著馬自達中級車的銷量任務。
● 市場策略
同堂銷售的策略目前在國內汽車市場并不罕見,比如卡羅拉和花冠等都是同堂銷售的經典案例,一汽馬自達6原本定位中級車型,如今以12.98-15.98萬元的售價繼續銷售,這個定位原本屬于緊湊級車型的領域,以中級車打緊湊型車,獲得的市場成效如何?
● 成效
根據搜狐產銷庫數據顯示,馬自達6在2015年6月份的銷量為3400臺,而馬自達阿特茲的銷量為3300臺,比第三代新車型還要多,在2014年馬自達6的全年總銷量為61600輛,在國產中級車市場約排在第12名的成績,對于一款老平臺的車來說,算是良好的成績了。
● 東風日產藍鳥到經典軒逸
要說軒逸首先要從藍鳥開始,日產Bluebrid(直譯藍鳥)車型原本是一款中級車,在1957年推出,原本以同級別的中級車為競爭對手,如現豐田凱美瑞的前身豐田Corona。但隨后在2001年停產,之后日產在基于B平臺開發出緊湊級車型定名為“Bluebird Sylphy”,名字中含有Bluebird,就略有向前輩車型致敬的意味,而Sylphy,則是新車型的開端。
而在國內市場,Bluebrid藍鳥是日產汽車導入到中國市場國產的第一款車型,早在東風日產的前身風神汽車年代,藍鳥在2000 年正式上市之后一直是中高級車市場的主力車型之一,從投產到最終停產,藍鳥累計銷量超過30萬輛。
隨后東風日產也將“Bluebird Sylphy”引入國內投產,并定名“軒逸”,定位于緊湊級市場,以比同級別大半個等級的優勢來和緊湊級車型競爭,因此也把當年的Sunny(陽光)擠壓到退市,隨著東風日產當年的TIIDA(騏達/頤達)日漸在市場占得優勢,而Sunny(陽光)也因為無力對抗福克斯、思域等車型隨后被停產。
東風日產軒逸在2006年國內正式上市,可以說是東風日產推出的最成功的車型,搭載1.6L和2.0L發動機,其中后者也有搭載在東風日產天籟之上。隨后陸續推出多次改款,直至2012年7月19日新一代軒逸上市,老款軒逸則退為經典軒逸和新軒逸同堂銷售,而且還保持著不錯的銷量。經典軒逸減去了原款軒逸的2.0L和CVT變速箱,改以1.6L和4AT搭配,售價為9.98-12.08萬元,而新軒逸的售價為11.90-16.90萬元,兩者售價區分相當明顯,而且經典軒逸的售價甚至低至A0級車型的水平,其銷量也是十分熱門。
值得一提的是,新一代藍鳥即將推出,不過此藍鳥非彼藍鳥,基于Friend-ME概念車和藍鳥·印象概念車打造,目前定名為LANNIA 藍鳥,新車定位于軒逸與天籟之間,目標競爭對手為凌渡、名圖、K4、標致408等車型。
● 市場策略和成效
從藍鳥到軒逸,就是識時務的轉變,要知道軒逸憑借著沙發座椅、舒適順暢的CVT變速箱以及2700mm的大腿部空間,正中國內消費者口味,成為東風日產銷量最多的車型。靠老款軒逸打下的市場口碑,新軒逸和經典軒逸目前為東風日常帶來30.01萬輛的2014年銷量成績。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鑻辮彶灝艱開鏂拌濺錛?/span> 鑻辮彶灝艱開QX60 鑻辮彶灝艱開QX50 鑻辮彶灝艱開QX80
鑻辮彶灝艱開鐑棬杞﹀瀷錛?/span> 鑻辮彶灝艱開ESQ 2014嬈?1.6L 鐜囪嚮鐗? 鑻辮彶灝艱開ESQ 2014嬈?1.6L 鐜囨х増 鑻辮彶灝艱開ESQ 2014嬈?1.6T 鐜囧姩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