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車市這個概念在今天可謂盡人皆知,但就在兩年前,當海南馬自達福美來在2002年北京國際車展上以中級轎車第一人的身份提出中級車市概念之時,幾乎沒有人會把“中級車市”和“火爆”這個詞相聯系,更少有人能想到在短短兩年間,中級車市從誕生到成長,直至占據了整個乘用車市場近1/4份額。盡管上有中高級轎車下壓,下有經濟型轎車沖頂,夾縫中求生存的中級轎車仍以其旺盛的生命力不斷擴充在整個市場中的份額,造就車市焦點地位。
起點,從雙雄爭霸到諸侯紛爭
2002年北京車展上,海南馬自達打破原本經濟型轎車、中高級轎車和高級轎車三分天下的市場格局,提出15萬元到22萬元區間、配置優良、性能均衡,技術先進、既滿足家庭使用也能滿足部分商務使用的中級轎車區隔。在這一細分市場里,僅有一汽大眾的寶來與海馬福美來從配置到價格相重疊,中級車市呈現南北對立局勢。然而,經濟型轎車市場上的火爆牢牢吸引住了消費者的注意力,盡管產品銷量逐步攀升,但中級車市仍顯冷清,寶來、福美來兩員猛將感到了寂寞和無奈。
隨后,凱越、伊蘭特、花冠以及標致307等中級轎車的強勢登場,將中級車市從尷尬局面猛力推向火熱,02年的雙雄爭霸格局在03年被諸侯爭霸局面所取代,直至今年依舊紛爭不息。車款的增多讓消費者有了更多的選擇余地,加之高舒適性、高安全性、配置均衡等優勢,中級轎車終于將市場的注意力從經濟型轎車市場吸引到中級車市當中,市場呈現持續升溫態勢。僅2003年前5個月,中級轎車的銷量就已經超過17萬輛,根據不完全統計,去年的總銷量在40萬輛左右,占整體汽車市場銷售比率接近13%。
隨著中級轎車逐步打開市場,各廠商之間的競爭也愈演愈烈,價格戰不可避免。在2004北京國際車展前夕,先行者海南馬自達迅速推出04款產品,進一步調整產品序列,提升產品性價。尤其是1.6L新貴級的上市,與新銳級“雙劍合璧”強力“入侵”中級車市,并進一步提高中級車市的準入標準。隨后,凱越1.6 LX 舒適版、伊蘭特1.6手動檔迅速跟進,中級車市范圍再度擴充。與此同時,產品價格區隔也從去年的一萬元壓縮至目前每5000元一個檔次的格局,廠商對產品的市場定位越來越清晰,中級車市競爭日益激烈。
2004北京車展 中級轎車決戰紫金之巔
如果說2002年北京國際車展上中級車市尚顯稚嫩,那么2004年北京國際車展則可算是中級轎車步入成熟的見證。在此次車展上,包括寶來、福美來、凱越、伊蘭特、花冠、307等在內的老中青三代數十款中級轎車同臺展出,中級車市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
然而在繁榮的背后,各廠商之間較量更趨白熱化。身處中級車市的廠商并沒有沿襲經濟型轎車市場單純靠低價吸引消費者的營銷手段,品牌整合營銷策略成為中級車市主流。像海馬這樣不以規模見長的企業,卻在“文化營銷”方面做足的文章,從年初數碼大賽、“陽光假日”春季服務活動、全國賞車會等活動可以看出,海馬的互動營銷策略正在全面實施,年度推廣主題“發現生活價值”提倡的價值理念越來越清晰地表現出來。
業內人士評論說,健全品牌銷售服務體系、推廣品牌理念等多種以強化品牌為核心的整合營銷體系在為中級轎車廠商提升綜合競爭力、擴大產品市場份額的同時,也將中級轎車市場競爭層面由產品、價格向品牌、服務提升,奠定了中級車市健康發展的基礎。
從2002年北京車展上福美來扯起中級轎車市場大旗,到今年車展上數十款中級轎車的集體亮相,兩次北京國際車展印證了中級市場的誕生和壯大。中級車市產品的極大豐富以及各廠商品牌理念的完善也為中國汽車市場的整體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
然而在中高級轎車價格下調和經濟型轎車配置提升的雙重市場壓力下,中級轎車到底能走多遠也成為業界討論的焦點。但令人欣慰的是,經歷過一番從無到有再到繁榮的磨練,有一部分中級轎車廠商,尤其是中級車市先行者海南海南馬自達已經成長起來,他們具有更加長遠的發展眼光和更具前瞻性的企業營銷策略,可以預見無論市場如何變化,通過各廠商對中級轎車市場更加深入的研究,以及對自身品牌建設的不斷完善,中級車市將更加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