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剛過,上海輪胎橡膠(集團)如皋有限公司卻依然加班加點進行生產。公司董事長、上海華誼集團副總裁范憲自豪地為我們揭開了謎底:剛剛收到來自美國最大的生產巴士和大型運輸車輛生產商——美國國際卡車公司的定單:訂購20萬套“雙錢”全鋼子午線載重輪胎,作為該公司新車出廠時的原配胎。這是中國輪胎有史以來首次打進美國的原配胎市場,打破了歷來只有法國“米其林”、日本“普利斯通”和美國“固特異”一統天下的格局。 產品升級打開國際市場大門
作為中國橡膠輪胎工業的創始者,“雙錢”已經有72年歷史了。2006年,“雙錢”輪胎在美國銷售量增長14%,銷售額增長26%。其在美國替換胎市場份額占到8%,占美國全部載重子午胎市場份額的4%。去年,“雙錢”出口創匯2.03億美元,盈利1.45億元。“雙錢”品牌雖已年屆“古稀”,但依然英姿勃發。
“雙錢”寶刀不老,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秘密何在?歸根結底靠的是對科學發展觀的生動實踐。產品結構的升級換代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為“雙錢”重新煥發青春打開了大門。有一組對比數據讓我們窺豹一斑:2000年,“雙錢”的產品中能耗大、價值低的斜交胎占了大頭,而節油性能好、能耗低、安全性和附加值高的全鋼子午胎,年產量僅是斜交胎的1/8;而到2006年,兩者的位置顛倒了一下:全鋼子午胎的年產量已超過斜交胎2倍多。該公司在江蘇如皋的生產基地,已經成為我國最大的全鋼載重子午胎和工程子午胎的生產基地。其年產10萬套全鋼工程子午胎,100%暢銷海外市場。
每年1億元資金投入科技創新
信息化管理和科技創新,為“雙錢”的騰飛插上了翅膀。在如皋廠的車間里,記者看到38歲的女工唐素貞正手持掃描儀,掃描一個又一個高達1.88米的巨型工程子午胎上的條形碼。不久后,這些“大個子”將分別進入北美和澳大利亞市場。將來,即使遠隔重洋,“雙錢”總部也能通過條形碼信息,確定它是哪年哪月哪天哪個班生產的、生產中使用了何種原料等生產信息。“雙錢”如皋廠投產僅15個月,但通過“產學研”合作,已經申請了10項國家專利。整個“雙錢”家族,每年用于科技創新的投入在1億元左右,平均每年推出60個新產品。2006年,“雙錢”的新產品產值率超過30%,新產品產值達到21億元。
循環經濟實現污染“零排放”
為實現產業的梯度轉移戰略,2005年“雙錢”從上海移師如皋。在此過程中,“雙錢”并沒有把污染和高能耗轉移到如皋,相反,要努力建設一個“循環經濟”的典范。站在如花園一般的如皋廠區,幾乎聞不到過去輪胎生產企業空氣中特有的刺鼻味道。該公司副總經理章萬友告訴我們:如皋廠在節能方面的投入是1500萬元,在綠化方面的投入達4500萬元,環保投入占公司總投入的6%。如今,已經實現了生產用水的“零排放”,僅廠內中水站回收利用廢水一項,每天就可節水五六百噸。“雙錢”還在國內率先倡導“無包裝輪胎”,僅此一項全年就可節約900萬元。截稿之時,又有喜訊傳來:“雙錢”分別與坦桑尼亞和肯尼亞的3家大客戶簽署了總額約360萬美元的銷售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