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動力改裝與汽車標定技術
這兩天對改裝這個題目很感興趣,又上網補了一些課,看來改裝尤其是動力改裝絕對是刻下的熱門話題,新浪上也有不少文章,有一兩篇我覺得非常專業(當然是指“改裝專業”)。尤其讓我眼花繚亂的是那些改裝行家的磚有名詞到處噴,什么香蕉,尾牙之類的,讓我這個天天吃汽車飯的人不禁汗顏。
其實,動力改裝與汽車標定技術非常具有契合度,至少是在表面上:電影里那些表現專業改裝的鏡頭,經常是一個筆記本電腦,上面滿是曲面圖和數據流。我們這些標定工程師也是幾乎天天扛著筆記本在車上看數據。不過里面的區別當然還是很大的:一,我們用的標定軟件界面沒有那么花哨,最多看看實時曲線,二維面一般是離線分析數據時用的,重點是取平滑;二,我們都是普通工程師,收入不高,工作也艱苦,沒有電影里面那么天馬行空;三,也許是本質性的差異,標定的目的永遠是“取中值”,改裝的目的永遠是“走極端”。標定的根本目的是“見微知著”,從樣品出發,得到的數據是用于成千上萬的產品,所以,我們常掛在嘴邊的話是“樣品與產品的一致性”,當然不一致是絕對的,因此在樣品上做數據,要給那些偏離的產品留余地,比如,加3度點火角可以增加1牛米的扭矩,但爆震傾向也增長了,這時就要取舍,是絕對性能出發,還是產品耐久性出發,而協調的結果往往是從安全性和耐久性來考慮的。某次國內兩家系統供應商,為了爭奪一個重要客戶的項目,在標定數據上較勁,結果兩家的數據都大大偏離了安全裕度,最后在批量產品上都栽了跟頭,不得不賠償損失,這一直成為我的個人教訓之一。但從改裝角度,這些顧慮恐怕都不存在了,改,為的就是那一瞬間的快感,而且我想負擔得起改裝費用的人,估計也不太在乎產品的耐久性了,至于安全性,還是那句話,方向盤掌握在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