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終結者 汽車分區空調真能實現分區嗎
[太平洋汽車網 北京車市]隨著人們對生活品質與需求的越來越高,現如今空調已是汽車上不可缺少的一項配備,無論是車型價格高、低與否,我們都能找到空調的身影,若消費者愿意付出更多的錢,往往會在功能上得到更多的享受,比如車內溫度分區控制、后排獨立空調等。不過也時常聽到有人說,空調這些延伸功能實際沒有太多的意義,比如溫度分區控制,車內空間畢竟駕駛員和副駕駛員還是在同一個密閉的空間內,即便離得再遠也不會超過一個手臂的距離,所以哪邊溫度高一點兒,哪邊溫度低一點兒實際上根本沒有什么本質的區別。針對于此本次編輯就給大家測試了4款配備雙溫區自動空調主流B級車,希望這個測試能夠幫助大家更加了解雙溫區空調的效果究竟如何。
雙溫區空調:
其實雙溫區獨立控制空調,就是說這個空調系統可以獨立為駕駛席和副駕駛席兩個區域實現溫度、風量大小的控制調節,如果駕駛員覺得很熱而副駕駛乘客卻并沒有很強烈的燥熱感的話,就可以將控制駕駛員區域的空調溫度適當的降低,而副駕駛員區域的溫度略高一些。
測試方法:
我們分別在每一輛測試車型開始測試之前進行怠速熱車,待車輛水溫基本達到正常水溫之后打開空調系統進行制冷并手動強制空調內循環運行,另外在時間控制上,我們選擇了怠速空調制冷10分鐘后開始進行測量,因為要是選擇運行較長時間來測量的話,往往實際駕駛時已經到達了目的地,如果某車真要那么長時間才能使車廂冷卻,你會相信這個空調真的不存在一些質量因素么?
測試每款車型并分為兩個步驟,第一個測試是分別把左右分區溫度分別設定成Lo與Hi模式,風量保持最大狀態,經車輛怠速運行10分鐘后,測量左右出風口的極限溫差,雖然這種極限測試方法在日常使用過程中使用不上,但可以此來判斷車輛整體分區效能。
測試2則是模擬常用溫度區間分別把左右分區溫度分別設定成20與25攝氏度,運行10分鐘后再次測量以得數據。而車內模擬人體體感溫度則是以水銀溫度計測量,懸掛位置為人體正常坐姿下腹部的位置,不過由于車輛內部受天氣、空間、車內表面溫度等外界影響,測試數據僅能反映一部分結果。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以上車型的最終測試結果如何。
注:因為此次考量的項目比較特殊,我們并沒有嚴格的相關測試場地,文章中4款測試車型均來自于4S店隨機挑選車輛,因此可能在環境、空調系統的工況上有一定差距,不足之處敬請諒解!
|
與大多數車型一樣,別克新君威的空調面板位于中控臺的正下方,面板溫度調節按鈕布置清晰,旋鈕上方是對應的藍色數字顯示左右不同的實際溫度,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新君威還配備了座椅通風功能,在同級別車型中可是為數不多的配置.
測試1:
【將分區溫度控制調整成Lo、Hi溫度設置并在10分鐘后開始測量】
通過調節極限溫度后測量,我們發現新君威的左右出風口溫度為別為17.6℃和47.9℃,出風口溫差為30.3℃。而模擬人體溫度的水銀溫度計左右溫度則為33℃和40℃,溫差為7℃。
測試2:
【將溫度調整成模擬正常使用溫度并10分鐘后測量】
如極限測量的方法一樣,我們把雙區空調調整到左右20℃與25℃,測量后左右出風溫度為別為20.7℃ 、25.4℃,水銀溫度計左右溫度則為25℃與26.5℃,溫差1.5℃。
![]() |
|
馬自達睿翼在我們今天對比車型中算是比較時尚的,該車空調控制單元采用了最傳統的“大三圓”排列方式,各控制按鍵簡單實用,沒有過多的裝飾成分,體現了日系車追求時尚性的特點,其中控制溫度旋鈕排列在左右兩端,中間則為風速調整旋鈕,旋鈕上方分布著出風方向、內循環切換以及風擋加熱等按鍵,所有的調整信息均通過儀表臺上方中央顯示屏體現。出風口則沿用了馬自達的圓形出風口,簡單實用,整體感覺運動時尚。
測試1
【將分區溫度控制調整成Lo、Hi溫度設置并在10分鐘后開始測量】
同樣我們對空調進行兩個階段的測試,通過調節極限溫度后測量,我們發現睿翼的左右出風口溫度為別為15.5℃和38.9℃,出風口溫差為23.4℃。而模擬人體溫度的水銀溫度計左右溫度則為31℃和42.1℃,溫差為11.1℃。
測試2:
【將溫度調整成模擬正常使用溫度并10分鐘后測量】
接下來我們將左右區域空調分別設置為20℃和25℃度,測量后左右出風溫度為別為17.4℃ 、20.5℃,兩端相差3.1℃,模擬體感的水銀溫度計左右溫度則為21.1℃與23℃,溫差1.9℃。
東風雪鐵龍C5:
![]() |
|
第三位出場的則是雪鐵龍的C5,該車空調控制單元同樣帶著眾多電子按鈕登上我們的測試場,與大多數自動空調面板一樣,按鍵錯落有致,左右分區溫度獨立顯示在自己的屏幕上,上中下出風控制按鈕操作簡單易懂,風速調整及其他控制按鍵排列在中間,值得一提的是,該車配備有空氣檢測系統,當外界空氣指標較差時,空調系統會自動切換到內循環狀態,C5的出風口值得一提,該車改變了以往的左右遠,中間近的出風口排列方式,駕駛員位置的出風口被很好的融入到儀表兩側,副駕駛位置的出風口平行擺放在手套箱的正上方。
測試1:
【將分區溫度控制調整成Lo、Hi溫度設置并在10分鐘后開始測量】
先來看看極端溫度的測試結果吧,我們發現C5的左右出風口溫度為別為20.1℃和39.7℃,出風口溫差為19.6℃。而模擬人體溫度的水銀溫度計左右溫度則為29℃和37℃,溫差為8℃。
測試2:
【將溫度調整成模擬正常使用溫度并10分鐘后測量】
還是跟上面的方法一樣,我們分別把左右分溫度調整為25℃與20℃,得出以下數據,左右出風溫度為別為33.1℃和30.5℃,兩端相差2.6℃,模擬體感的水銀溫度計左右溫度則為31℃與28℃,溫差3℃。
![]() |
|
最后我們選了斯柯達昊銳(詢底價|查參配),昊銳的空調面板是此次參比車型中科技感比較強的,左右兩端平行分布著雙區溫度調整旋鈕,綠色的指示燈清晰地表示了當前選擇的溫度,風速控制按鍵及指示燈排列在中間,空調的各項詳細指標及當前狀態清晰的展現在中央信息顯示屏上,此次我們參與測試的昊銳車型同樣配備了空氣質量檢測系統,針對內外空氣質量自動切換內外循環狀態,昊銳的出風口仍然采用了德系車中規中矩的設計思路,簡單實用。
測試1:
【將分區溫度控制調整成Lo、Hi溫度設置并在10分鐘后開始測量】
昊銳的成績如何,我們現在就來揭曉,極端溫度下左右出風口溫度為別為26.1℃和49℃,出風口溫差為22.9℃。而模擬人體溫度的水銀溫度計左右溫度則為37.4℃與42.2℃,溫差4.8℃。
測試2:
【將溫度調整成模擬正常使用溫度并10分鐘后測量】
在左右分溫度調整為20℃與25℃的情況下,得出左右出風溫度為別為22℃和25.7℃,兩端相差3.3℃,模擬體感的水銀溫度計左右溫度則為28℃與29℃,溫差1℃。
總結:
數據車型 | 君威 | 睿翼 | C5 | 昊銳 | ||||
測試1 | Lo | 出風口溫度 | 17.6℃ | 15.5℃ | 20.1℃ | 26.1℃ | ||
模擬體感溫度 | 33℃ | 31℃ | 29℃ | 37℃ | ||||
Hi | 出風口溫度 | 47.9℃ | 38.9℃ | 39.7℃ | 49.8℃ | |||
模擬體感溫度 | 44℃ | 42℃ | 37℃ | 42℃ | ||||
測試2 | 20℃ | 出風口溫度 | 20.7℃ | 17.4℃ | 30.5℃ | 22℃ | ||
模擬體感溫度 | 25℃ | 21℃ | 28℃ | 28℃ | ||||
25℃ | 出風口溫度 | 25.4℃ | 20.5℃ | 33.1℃ | 25.7℃ | |||
模擬體感溫度 | 26.5℃ | 23℃ | 31℃ | 29℃ | ||||
|
經過以上4款車型數據分析,我們發現分區空調還是可以實現溫區的冷熱差異的,不過其實際效果并非像面板設定溫度那樣實現真正的分區可控溫度。
【車內實際溫差與空調出風溫差比例圖,橙色柱條高度越高說明空調分區效果越好】
從上圖可以看出,在這幾款B級車當中,君威以最大31℃的出風口溫差值超越了其余3名選手,不過它的實際體感溫度表現則與昊銳基本相當,前排左右溫度相差不大,而馬自達睿翼則表現的較為平衡,在炎熱夏季使用中空調左右分區功能表現出較高的水準。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