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失去的藍天 淺析馬自達創馳藍天技術
● 創馳藍天技術優化車身重量
為一輛車減重是當前車企努力的方向,如果為一部汽車減去1公斤的重量就意味著對油耗的降低。不過對于輕量化的車身,降低材料強度和剛度是絕對不可以的,在減重的同時還要增加強度和剛度以滿足碰撞安全要求和操控指標,這是創馳藍天團隊一直在努力研究的。
為了減輕整車重量,創馳藍天車型大量使用高強度鋼材作為車艙框架。以Atenza為例,在車艙框架上使用了1500兆帕及以上強度的鋼板,比前代馬自達6睿翼(詢底價|查參配)有大幅提升。精鋼的使用令Atenza的車身剛度增加30%,重量降低10%,所以,雖然Atenza的體型比睿翼大了不少,但是操控性和經濟性都比睿翼有所提升。
在安全方面,十字形的梁結構和無彎折、斷接的連續主梁保證車身結構的穩固。操控性方面,在車身與懸掛連接的位置進行了特別加強,即減少了零件數量又保證了懸掛剛度。
● 創馳藍天技術優化懸掛系統
優良的操控性是自從馬自達6在華生產以來,馬自達一直堅持的品牌特征,也是“Zoom-Zoom”理念的核心要素。為了繼續發揚馬自達優秀的操控特征,創馳藍天技術將懸掛系統全面優化。
經過優化后,前懸掛主銷后傾角度增大,增加的前懸掛主銷后傾角令直線行駛更穩定,且轉向回正力也隨之增大,后懸掛鉸接點提高,提高的后懸掛鉸接點充分過濾震動并抑制剎車點頭的現象,舒適性增強,懸掛吸震角度更合理。
● 創馳藍天技術(SKYACTIV)的未來
馬自達立足于為所有客戶提供駕駛樂趣及卓越的環保安全性能。馬自達于2007年3月制定了"Zoom-Zoom可持續宣言",宣告了"馬自達將繼續致力于開發和生產充滿"激情",讓人"一見傾心,駕乘愉悅,愛不釋手"的汽車產品。為實現汽車、人類和地球環境和諧共處的可持續發展的未來而努力"。根據這個宣言,2008年6月馬自達推出了一項計劃,將2015年期間全球銷售的馬自達汽車平均燃油經濟性比2008年改善30%。
● "階段式發展戰略"只有普及才能體現貢獻
近年來,混合動力汽車及電動汽車等新能源驅動汽車不斷出現,汽車性能已迎來由引擎、變速器、車體、底盤等傳統技術與電力驅動相結合的嶄新時代。盡管如此,據預測,至2020年,汽車動力系統中,燃油引擎仍將占據相當大的比例。
馬自達在不斷改進汽車的基本性能即"基礎技術"的基礎上,分步驟實施"階段式發展戰略",逐步開發制動能量回收系統,混合動力系統等電氣技術,這樣可擺脫只依賴少數環保車型的現狀,為所有客戶提供"駕馭樂趣"及"卓越的環保安全性能",有效降低CO2排放。通過提升燃油引擎性能,在組合混合動力系統時,可使電機,電池等電力驅動裝置更小型化。通過這些技術努力,為客戶提供充滿馬自達駕馭樂趣的混合動力汽車。
總結:
馬自達在此次節能減排的大戰中獨辟蹊徑的走了一條保守的路線,馬自達一直遵循著不借助外力來解決提升發動機的動力,所以馬自達一直對自然吸氣發動機做個各種優化項目。馬自達不希望通過渦輪增壓技術來解決提升發動機動力,這看起來雖然路線過于保守,但是馬自達的整體戰略還是獨獨具匠心。馬自達認為:“每輛車的一小步改進疊加起來將是環境的巨大改善。”
在駕控方面,馬自達要實現的最高境界就是人車合一,駕駛一部車就如同驅使您的身體行動一樣的簡單便利。馬自達借助創馳藍天技術,在提升環保及安全性能的同時進一步升華人車合一的駕駛體驗,對駕乘體驗總結了三大要素,聯動性,直觀性,以及輕快感,這三大要素在創馳藍天技術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在新產品的研發,馬自達跨越不可能的界限,讓汽車技術革新又一次突破,全線產品在“駕乘樂趣”與“卓越的環保、安全性能”真正和諧統一,只要您心中依舊充滿對馳騁的熱愛與憧憬,在無垠的藍天下,與我們未來的世代共享,激情駕馭無盡創新,未來,仍有無限可能,創馳藍天技術,就在我們身邊。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