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最佳小車典范 現代Lavita
在動力單元部分,原本的Matrix車系,擁有1.6以及1.8兩種不同的動力搭配,不過身為小改款車型的Lavita,在考量國內車市的版塊變化後,僅僅只保留了1.6升的動力單元,并延續原本的四速自排設定,雖然在動力搭配上未有變動,但仍經過細微調教,讓Lavita較原本Matrix 1.6的油耗表現有些許的提升。
保留1.6升動力單元,都會穿梭輕松
沿用原本的1.6升引擎,Lavita擁有102hp/5800rpm的最大馬力,以及14.4kgm/4500rpm的最大扭力,就帳面數字而言,這樣的水準在同級車中并不出色,加上Lavita的車重達到了1,309 kg,因此在上路前,不免讓人對Lavita性能表現稍稍擔了下心。
發動引擎準備上路,Lavita在起步時的油門反應出乎意料之外的輕巧,讓原本對於性能方面的擔憂馬上化解不少。在一開始的市區路段中,Lavita的動力性能仍然算得上是稱職,除了輕快的起步反應,在市區60公里內的行車狀態下,引擎轉速在2,000 rpm以內便能應付所需,加上Lavita適切的方向盤輔助力道,以及僅有四米出頭的車長,駕著Lavita在都會區穿梭可說是頗為輕松愉快的一件事。
Lavita所搭配的四速自排變速箱,雖然未提供手自排模式,因此并無法提供較為自主的駕駛樂趣,但在一般的行車情況之下,變速箱的運作可說頗為平順,換檔時未有明顯頓挫感。
另一方面,Lavita所搭配的四速自排變速箱,雖然未提供手自排模式,因此并無法提供較為自主的駕駛樂趣,但在一般的行車情況之下,變速箱的運作可說頗為平順,換檔時的頓挫感在良好的抑制下,對舒適性病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而有超車或是急加速的需求時,大腳踩下油門,雖然在動力涌現上仍然稍有延遲,但是當引擎轉速來到3,000 rpm之後,仍可感受到車輛充裕的加速力道,要應付一般日常的使用需求并不會出現力有未逮之感。
有超車或是急加速的需求時,大腳踩下油門,雖然在動力涌現上仍然稍有延遲,但是當引擎轉速來到3,000 rpm之後,仍可感受到車輛充裕的加速力道,要應付一般日常的使用需求并不會出現力有未逮之感。
在過去的幾次試駕經驗中,無論車身尺碼或形式,來自Hyundai旗下的車款在操控設定上,都帶給人頗為鮮明的歐風氣息,而此次在Lavita上,也依就展現了如此的調性。在市區行駛的過程中,無論是壓過路面標線甚至是坑洞,路感多能藉著方向盤傳遞至駕駛人手中,而頗具韌性的懸吊設定,在行經坑洞時也不會有太多讓人不適的碎震發生,而這樣的表現,也更讓人期待Lavita在山道上的演出。
歐風操控設定,靈活度略受車高影響
也因為如此,即便試駕當日天空并不做美,但試車組仍然將Lavita開到了因為國道五號開通後車流量減少許多的北宜公路,來考驗Lavita在山道時的操駕表現,畢竟以產品本身的轎旅車設定而言,除了應付一般都會區的通勤所需,在周末假日難免也得兼負起郊外踏青的任務,自然也不能有所忽視。
上坡路段有加速需求時,即便在大腳油門下,Lavita仍然以平順的步伐像前邁進,一直要等到引擎轉速接近4,000 rpm之後,才會逐漸感受到動力的顯現。
在一開始的上坡路段,Lavita在車重與動力輸出上的弱勢,在較為嚴苛的考驗條件下被突顯了出來,上坡路段有加速需求時,即便在大腳油門下,Lavita仍然以平順的步伐像前邁進,一直要等到引擎轉速接近4,000 rpm之後,才會逐漸感受到動力的顯現,不過此時車內也隨之傳入明顯的引擎運轉噪音,而在未提供手自排模式的情況下,雖然將Lavita固定於三檔可略為提升加速時的靈敏度,但仍無法提供隨傳隨到的動力支援。
以屬性接近的轎旅車產品而言,Lavita在轉向設定上可說頗為精確,雖然為了要兼顧乘坐舒適性,轉向反應仍稱不上敏銳,不過對駕駛人而言仍可輕松掌握過彎動線。
來到下坡路段,對於Lavita在動力上的負擔減輕許多,讓試車組更能專注於體驗Lavita在操控上的表現。原本面對Lavita達1,685 mm的車高,不免讓人事前對期操控表現打了個問號,不過在幾個彎道之後,這樣的印象便有了改觀。以屬性接近的轎旅車產品而言,Lavita在轉向設定上可說頗為精確,雖然為了要兼顧乘坐舒適性,轉向反應仍稱不上敏銳,不過對駕駛人而言仍可輕松掌握過彎動線。
雖然在試駕當日面對濕滑路面,Lavita所配置的原廠車胎可明顯感受到抓地力略有不足,但是以60公里上下的車速過彎,即便因為較高的車身,加上為了兼顧舒適的懸吊設定,Lavita在過彎時無可避免的有著明顯的側傾,但并不會對車輛動態造成過多影響,在水準以上的循跡性加持之下,仍然能夠讓駕駛人具備相當充足的信心。
以60公里上下的車速過彎,即便因為較高的車身,加上為了兼顧舒適的懸吊設定,Lavita在過彎時無可避免的有著明顯的側傾,但在水準以上的循跡性加持之下,仍然能夠讓駕駛人具備相當充足的信心。
一步步將車速提升,高車身的設定,仍不免讓Lavita車尾出現些許的不安定感,但略微修正方向盤角度後,車身動態即刻便回復到原先穩定的狀態,駕駛人擁有極高的掌控度。而原本所擔心車高對Lavita所造成的影響,在實際的山道體驗之下,也只有在面對較為起伏的路段,或是連續的S行彎道時,才會因為較大的重心擺動而影響車輛本身的靈活度,不過在降低車速下,依舊能將高車身對於Lavita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減至最低,而以Lavita本身的產品設定而言,相信如此的操控表現已屬稱職。
變臉更名,微笑車市再出擊
在Matrix初問世時,由義大利名設計師Pininfarina所操刀的外型,讓其擁有極高的辨識度,并順利在市場上打開知名度,而此次變身為Lavita,外型上的更動雖讓原本Matrix所具有的獨特性稍降,但圓潤討喜的設計,以及趨近新世代家族風格的樣貌,對於Lavita討好主流消費市場口味,相信將有著正面的幫助。另一方面,雖然Lavita座艙內部并未一并翻新,不過藉由小改款的機會,也讓原本在空間與機能上的優勢也再度被突顯,此刻看著全新車頭造型的Lavita,仿佛正帶著微笑,享受著重獲聚焦的喜悅。
(文章來源:U-CAR)
- 1
福克斯 詢底價>> 9.98-16.99萬 報價 | 參數配置 | 圖片 | 論壇
- 2 捷達 7.58-11.93萬 詢底價>>
- 3 哈弗H6 9.58-15.18萬 詢底價>>
- 4 歐力威 4.79-5.59萬 詢底價>>
- 5 途觀 18.98-31.58萬 詢底價>>
- 6 朗逸 10.78-16.69萬 詢底價>>
- 7 速騰 13.18-22.58萬 詢底價>>
- 8 科魯茲 10.89-15.99萬 詢底價>>
- 9 新桑塔納 8.49-12.38萬 詢底價>>
- 10 軒逸 9.98-16.9萬 詢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