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技術挑戰權威 試駕英菲尼迪Q50
【太平洋汽車網 評測頻道】我們之前已經對英菲尼迪Q50做了測試,這次的試駕體驗將作為一個補充,把之前沒機會感受到的部分再進行體驗。尤其是比較有亮點的高科技配置,它們將成為Q50挑戰權威的致命武器。這里面不乏一些全球首創的技術,例如線控主動轉向和超視距前端碰撞預警系統,大量高科技配置的運用不僅可以讓它擁有挑戰標桿的資本,或許不久以后也會成為被挑戰的對象。
![]() | 體驗讀圖模式 |
這次英菲尼迪Q50的試駕場地比上次的環境更有針對性一些,廠家選在了上海天馬山賽車場,多么適合英菲尼迪Q50的地方。但是,下雨了,并且這場雨一直陪著我們完成了這次試駕活動,而我們也沒法告訴大家Q50跑賽道的表現了。蕭敬騰同學,你是在上海嗎?
● 正式上市的中規版有哪些變化?
我們上次測試的Q50是美規車型,這次我們試駕的車型全部是中規車型,也就是即將是上市的“正式版”。最重要的一點大家不用擔心,中規版英菲尼迪Q50沒有簡配,僅僅是細節地方做了調整,比如時速表改成了公里制,雙觸屏人機交互系統Infiniti InTouch經過了漢化等,算得上原汁原味。
● 關于英菲尼迪Q50的上市信息
英菲尼迪預計4月16日上市,從這次中規版的試駕中,我們獲得了一些更準確的資料,比如內飾的選裝方案、車身顏色以及之前含糊不清的發動機數據等。
英菲尼迪Q50 首推五款車型 |
Q50 3.7 舒適版 |
Q50 3.7 豪華版 |
Q50 3.7 豪華運動版 |
Q50 Hybrid 豪華運動版 |
Q50 Hybrid 旗艦版 |
英菲尼迪Q50率先推出5款車型,3.7和3.5Hybrid兩個排量。從車型布局來看,舒適版毫無疑問是最吸引人的車型,后面我們會詳解這款車型的配置。
● 低配車型的配置怎么樣?
我們有幸在這次試駕活動中見到了低配版的Q50,不過由于官方資料還沒有提供,所以只能說舒適版或者豪華版了。無論如何,想必它也是大家最關心的一款車型,值不值得買就看它了。目前,官方還沒提供詳細的配置表,我們只能用肉眼找出配置上最直觀的差異了,也許還不夠全面和嚴謹,但希望大家先睹為快。另外,針對于舒適版/豪華版,我們不做全面介紹,只告訴大家它比豪華運動版少了什么。
● 英菲尼迪安全屏障
如下表所示,英菲尼迪“安全屏障系統”包含一整套安全配置,我們這次針對幾項有亮點的技術進行體驗:
英菲尼迪安全屏障系統 | |
超視距前端碰撞警示系統PFCW | 帶MOD移動物體檢測功能的全景影像系統 |
車距控制輔助系統DCA | 倒車碰撞預防系統BCI |
全速段智能巡航控制系統ICC | 主動車道控制系統ALC |
增強型智能剎車輔助系統FEB | 車道偏離預警/修正系統 LDW/LDP |
主動式前大燈AFS | 盲點警示系統/側面碰撞修正系統BSW/BSI |
車輛動態控制系統VDC | 區域車身結構Zone Body |
主動式安全頭枕 | 預碰撞安全帶 |
● 車距控制輔助系統DCA
該系統可通過車輛前端的雷達測距裝置,自動探測與前車的距離。當本車與前車車距小于安全范圍時,系統會在儀表盤上顯示圖形警告,并發出聲音。
如果此時你仍繼續踩油門,那么系統會針對油門踏板實施反作用力,提醒駕駛員松開油門,并進行剎車操作。必要時系統還會進行輔助剎車,也就是把車剎停。這個功能在市區非常有用,幾乎可以避免追尾事故。有一點值得一提,如果前車不是緊急制動的話,那么系統的自動剎車也不會很“暴力”,剎車的線性非常好,就像人在操作一樣,沒有任何突兀感。
● 超視距前端碰撞警示系統PFCW
這個功能算是前一項功能的進化,它可以偵測到前方的第二輛車。當前方第二輛車由于突發情況而緊急剎車時,該系統同樣會實施制動,其過程和上一項功能的方式相同。如果上一項功能可以避免追尾的話,這個功能就是避免連環追尾。
【超視距前端碰撞警示系統演示】
● 倒車碰撞預防系統BCI+帶MOD移動物體檢測功能的全景影像系統
該系統在車輛掛入倒擋時會自動啟動,車輛后部的傳感器會持續監測后部區域,當車輛后方有物體或有物體靠近時,系統會有聲音或圖像警告。最重要的是,在接近物體時,系統可以將車輛自動剎停。最大限度地避免倒車撞到人的危險。
● 電控轉向系統DAS還有哪些特點?
上次我們主要是體驗了DAS與普通機械轉向系統的不同感受,這次的體驗更豐富一些,包括不同駕駛模式間的區別以及顛簸路面的效果。
之前測試的美規版沒有給出準確的發動機數據,不過這不重要了,針對引進后的VQ37 HR和VQ35 HEV兩套動力系統,英菲尼迪重新做了調校,數據比之前的美規版要高不少。變速箱還是7速手自一體變速箱,是英菲尼迪車型普遍使用的一臺變速箱。
Q50的動力表現毋庸置疑,駕駛起來很難察覺出與美規車的區別,這個差異我們只能在日后的測試中以數據對比來說明了。高性能自然吸氣發動機在豪華品牌的中級車中越來越少, 德系三大品牌都紛紛轉入了渦輪增壓陣營,而VQ37 HR發動機算是高性能運動型中級車種僅有的一點香火了。而且,不久后Q50 2.0T車型上市之后,性價比和油耗的誘惑或許更讓VQ37 HR顯得“陽春白雪”了。
盡管在燃油經濟性上自然吸氣發動機不占優勢,但動力輸出的線性是渦輪增壓沒法比的,尤其高轉速給駕駛員帶來的快感更是遠高于渦輪增壓車型。另外,大排量自然吸氣發動機完全不用擔心低扭不足的問題,Q50在低轉速區域的動力并不比渦輪增壓發動機差。
● 比同級別運動型車更兼顧舒適性
日常的公路駕駛,你可以把駕駛模式選項設定為STANDARD或ECO模式,它可以變成一款非常舒適的轎車,駕駛輕盈、乘坐舒適。這與SPORT的區別非常大,讓你覺得它就是一個多面手,適合你以任何一種狀態去駕駛。
懸掛的濾震表現比預期好,上海松江的公路屬于特別有路感的鋪裝風格,會對底盤的濾震和隔音有很高的要求。相比其它運動型轎車,英菲尼迪基因里的優點就是,首先它會把座椅做的非常舒服,完全不是3系或者A4L那種硬邦邦的風格。其次,它在懸掛濾震上的水準也很高,在這就不去討論它和日產的關系了,總之,舒適性和降噪水準要比同級別運動型轎車更突出一些,也就是對日常乘坐舒適性做到了兼顧。
“主動車道控制系統”(ALC),通過車身外部的攝像頭采集車輛和兩側車道線之間的距離。與傳統車道偏離修正系統不同,當攝像頭判斷前方路況可能影響車輛行駛穩定性時,系統將聯合“線控主動轉向”(DAS)對車輪轉角自動進行細微調整,始終保持車輛在車道中心行駛。“主動車道控制技術”(ALC)一方面最大限度減小了由于偏離車道引發危險的可能性,同時,在車輛行駛過程中如果遇到路面細微變化或者明顯的側風,“主動車道控制技術”(ALC)可以自動修正由此產生的偏離,讓駕駛者無需頻繁修正轉向角度,可降低長途駕駛的疲勞,使駕駛變得更輕松、更安全。
結語:
這次主要體驗的是英菲尼迪Q50的科技配置以及日常道路駕駛特性,除了延續G37的出色運動性外,這次Q50將賣點提升到了科技含量上,這是以往英菲尼迪的車型中很少見的。在競爭對手中,也很少有脫離性能后還能找到突出賣點的車型。Q50就像是全副武裝來向標桿發起挑戰,單從產品來看,勝算不小。當然,最終還要回歸到價格上,以前的G系列性價比不高,這次看Q50了,如果價格有驚喜的話,那么它的競爭對手就真的要小心了。
優缺點總結 | |
優點 | 缺點 |
低配車型配置很高 | “高大上”的亮點配置僅限于頂配才有 |
安全屏障系統領先同級 | 暫時缺少2.0T車型 3.7油耗偏高 |
電控轉向系統可以提供多種駕駛模式 |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