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50萬買個蔚來 可以得到什么?
【太平洋汽車網 評測頻道】期待了許久的蔚來ET7(詢底價|查參配)終于來到我們智能網聯測試場地中進行全方位智能化測試了!擁有超強的智能駕駛以及智能座艙硬件的ET7,我們想知道,它的智能化是不是能有驚艷的表現。
場地提供:深圳市未來智能網聯交通系統產業創新中心
極智+ICT-300智能汽車排行榜出爐,榜單涵蓋了65款熱門汽車、40個熱門品牌,究竟誰才是最強的智能汽車?詳情請點擊下方圖片鏈接:
ICT-300測試項目以及評分標準大家可以在《太平洋汽車&皆電 [智能汽車] ICT-300評測標準》里查看。
先來看蔚來ET7在本次測試中的成績,蔚來ET7在測試中獲得了227分,排在榜單中的第3位。考慮到蔚來ET7還沒推送導航輔助駕駛功能(該功能相關測試在得分中占16分),而榜單中原來的前5位車型都是帶上高速導航輔助駕駛功能的,所以這么看來蔚來ET7能刷第3位,著實是很強。
ET7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性能測試三大子版塊獲得的分數為113/79/35,在這三個版塊中,ET7表現都較為均衡,并沒有出現偏科的情況。當然,作為一款落地價輕易超過50萬的新勢力純電轎車,我們認為這樣的智能化表現是情理之中也是它本該有的樣子。
測試的第一個部分是智能駕駛,在這個環節中蔚來ET7拿到了113分,這個成績是不錯的,ET7能參加的測試項目基本都能全部拿分,如假人、假車的AEB主動剎車等等,而導航輔助駕駛由于暫時NDA駕駛輔助系統還未推送,就體驗不了。
硬件方面蔚來ET7基于新的NT2平臺打造,所以電子電氣架構更為先進,它搭載了Aquila蔚來超感系統,具備7顆800萬高清攝像頭、4顆300萬像素高感環視攝像頭、5顆毫米波雷達、12顆超聲波傳感器,以及一顆1550nm超遠距離高精度激光雷達。
位于車頂中部的激光雷達來自國內初創公司圖達通Innovusion,它是全球首款量產的 1550nm 激光雷達,也是量產中探測距離最遠的激光雷達,它最遠探測距離500m。
對于用戶而言,更重要的不是激光雷達內部技術,而是ET7的激光雷達實現了上車即用,此前蔚來智能硬件副總裁白劍表示,激光雷達上車,用戶最能感受到的體驗提升是:跟車時加減速會更平順、前方出現慢車時,自車的減速會更及時也會更舒適、被他車切入時,減速的時機以及舒適度也會更好。
沒有記錯的話,另外一個實現量產激光雷達上車的品牌,激光雷達目前還沒介入到駕駛輔助功能中,這樣的期貨我想很多用戶并不好受,沒有人希望拿自己的錢當車企的小白鼠。
另外感知攝像頭也升級到了800萬像素,更高的攝像頭分辨率有利于提升感知距離以及鋼制內容精細度。
ET7整車33個感知硬件每秒能夠產生8GB的圖像數據,這樣海量的數據自然也需要強大的計算平臺去分析決策,于是蔚來在在ET7上推出了Adam蔚來超算平臺,內部使用了4顆英偉達Orin芯片,總算力高達1016TOPS,這讓ET7成為了當下量產車中智能駕駛算力最高的車型。
ET7這么強大的智能駕駛軟件,自然就是為了推出強大的智能駕駛功能——蔚來自動駕駛(NAD, NIO AUTONOMOUS DRIVING),在此前的消息中,蔚來預計會在今年第三季度向ET7交付基于激光雷達實現的增強領航輔助駕駛能力(NOP+)。
在OTA升級方面,蔚來ET7在測試時剛好獲得了一次較大的OTA版本升級,版本號為Banyan1.1.0,對座艙、駕駛輔助、操控方面有超過60項的功能增加與優化,所以這個部分ET7能拿到全部分數。
測試條件:測試車以80km/h開啟自適應巡航功能,并且將跟車距離設為第二格。然后行駛過程中在前方會遭遇到靶車非緊急加塞,然后靶車再慢慢停車,停車后10秒后再次起步。
測試條件:測試車以80km/h開啟自適應巡航以及車道保持功能,然后車輛會通過一段彎道,以此來考驗車輛在高速時的車道保持能力。
測試條件:測試車以30km/h的速度開啟所有駕駛輔助功能通過,考察車輛遇到樁桶群時會不會有警示或避讓動作。
目前NDA蔚來自動駕駛還未推送,ET7自然是不支持避讓樁筒,不過在儀表盤上已經有樁筒模型顯示出來。
測試條件:測試車以80km/h開啟自適應巡航及車道保持等所有駕駛輔助功能,在虛線處打燈,看看車輛能否支持打燈變道功能。
打燈變道功能對蔚來來說也沒什么新鮮感,畢竟老車型上已經出現,ET7的打燈變道感受較為自然,成功率極高,儀表盤動畫也較為細膩,整體表現不會讓駕駛員覺得難受。
上面三項是對車輛駕駛輔助功能的測試,而作為一輛智能汽車,除了能幫駕駛員“開車”外,還得能幫駕駛員規避可能發生的交通意外。所以接下來我們會對蔚來ET7進行障礙避讓測試,也就是會找一些假人和假車出來,看看它能不能及時制動避讓。
測試條件:將一個小孩假人固定放置在斑馬線中部,測試車以50km/h的速度開啟自適應巡航及所有的駕駛輔助功能通過,看看測試車能否在假人前及時停下。
測試條件:一個成人假人會以5km/h的時速通過斑馬線,然后測試車以40km/h的速度開啟自適應巡航及所有的駕駛輔助功能通過,看看測試車能否在假人前及時停下。
測試條件:小孩假人以5km/h的速度橫穿斑馬線,測試車輛以40km/h開啟巡航及所有駕駛輔助功能通過。與移動假人橫穿測試不同的是,鬼探頭會在斑馬線前一側加入固定的障礙車,這樣會在測試車靠近斑馬線時形成“鬼探頭”的緊急情況。
測試條件:在模擬隧道內放有一個固定靶車模型,測試車輛以50knm/h的速度開啟巡航及所有駕駛輔助功能接近,看看最終測試車能否避讓靶車。隧道固定靶車這個項目,其實是模擬在日常行駛中,進入隧道時,隧道內突然有停下來車輛的情況。這種情形下,駕駛員因為隧道內外有大的光線反差,很大概率不會及時發現隧道內停下來的車,最終導致追尾事故發生。如果車輛的駕駛輔助系統可以規避到這一類障礙車,那就會給乘員多一道保障。
測試條件:靶車會以20km/h的速度進行比較緊急的加塞動作,而測試車則會以50km/h的速度巡航行駛。
蔚來ET7在方向盤上可以一鍵開啟Pilot駕駛輔助功能,包括自適應巡航以及車道保持都是同時激活,使用起來較為便捷。這兩項功能表現都不錯,跟車識別較好,加減速不會有沖擊感,車道保持可以在主道內將車身保持在車道中部,沒有出現跑偏等情況。
打燈變道功能表現也在接受范圍內,其成功率較高,對周邊環境的要求不會十分高。不過ET7當下已經推送的這些駕駛輔助功能都屬于比較基礎的,真正能體現出價值的高速導航輔助駕駛甚至于城市導航輔助駕駛要等未來才能解鎖。
測試完智能駕駛,下面就進入了智能座艙的環節。座艙對于ET7而言看似很簡單,只有一塊中控屏,但實際上確實ET7難度最高的一環,因為45-50萬的車價,這個消費群體對座艙有相當多的想法和需求,要怎么才能打磨出令大部分人滿意的座艙,同時又有自己的鮮明特色,這對蔚來是極大的挑戰。
先來說成績,蔚來ET7在智能座艙環節中取得了79分,排在智能座艙榜單中的第11位,這個成績相比于智能駕駛和性能測試環節要遜色一些,但整體來看這個得分并不算低。ET7座艙好的地方在于整體UI設計都較為統一,功能布局清晰,使用起來較為便捷,不過系統對功能加入較為克制,如應用商城等功能都沒有出現在里面。
車機除了屏幕素質好是第一要素外,其次就是車機的性能,簡單來說就是車機本身的軟硬件表現,只有足夠強大的車機芯片才能造就良好的觸控體驗,也只有足夠人性化的系統才能造就便捷的交互體驗。這幾點看著很短,但卻是絕大部分車機系統所未能達到的,這也導致了大部分用戶相信車機無用論,實際上足夠好的車機,才能讓用戶覺得能用,這也是我們做這個部分測試的出發點,不需要太復雜的測試制度,最基本的東西車機系統能夠做好已經很不錯了。
流暢度、易用性和UI設計
車機功能豐富度
儀表功能豐富度
車載系統的擴展性
語音交互是座艙智能化程度的一大重要體現,也是如今很多智能汽車的一大宣傳點,至于語音系統的識別能力、識別速度、所涉及控制的功能多不多,目前市場上不同車型之間有著很大的差異。
蔚來ET7的語音交互功能較為豐富,支持20秒連續對話、打斷、四音區、可見即可說功能,并且選裝了NOMI后車內語音交互更具樂趣,這也是蔚來與其他車企語音交互系統最大的不一樣。所以如果你要選購蔚來的話,NOMI Mate 2.0就別省錢了,選配上準沒錯。
基礎的語音交互語令對蔚來ET7而言沒有壓力,空調、導航、音樂搜索、車窗控制四個語令都能識別執行成功,并且NOMI的聲音確實好聽。
面對粵式的普通話,一般的語音交互系統表現都不太好,不過ET7卻能夠識別出“打開車窗、導航到外灘”兩句語令,一般車型只能識別出導航一句語令,所以ET7在這個環節表現也算不錯了。
語義聯想環節,蔚來ET7能識別空調類模糊語令以及導航類的長語令,而跨功能語令則識別后沒有執行或只執行語令中的其中一小句。不過此前測試的EC6和ES6都能識別一句跨功能語令,而來到ET7則是挑戰失敗,或許蔚來語音交互優化的重心并不在這里,連續語令才是它的強項。
看過車機的表面質感和內在功能之后,我們對智能座艙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涉及到一些更加深入用車生活的功能,比如車輛的遠程控制、個性化記憶、在線更新以及趣味性小功能等等。
前面我們已經看到在ICT-300智能汽車評測標準中,蔚來ET7在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方面的表現。接下來,將針對車子本身駕控,進行加速、制動、麋鹿、繞樁以及噪音測試,來看看其性能表現又是如何?
全新平臺打造的蔚來ET7,整體性能與操控自然是比以前的“886”車系要強,加速、隔音、繞樁體驗等方面都令我們滿意,但剎車方面或許由于試駕車輪胎有損耗,成績并不如對手們。
蔚來ET7配有前后雙電機,系統總功率480kW(653Ps),這個動力參數已經超越了奧迪的S8L那具4.0T V8發動機。并且5米車長加上100度電的電池,ET7車身重量達到了2.3噸,比國內S級頂配S500L都還要重。就在這種條件下,ET7加速也達到了3.66秒,開起來還覺得相當輕快,這大概就是電的魔力吧。
全力制動蔚來ET7的成績就比加速弱不少,只有40.33米,這點或許與試駕車輪胎磨損有關系,但必須注意的是,這樣的數據對一臺加速3.66秒的中大型轎車而言,是遠遠不夠的。
麋鹿測試的目的是測試車輛的避險能力,考驗著車輛懸架和動態調校功底。而我們的麋鹿測試當中,采用打開默認電子系統狀態(不手動關閉ESP等),盡可能還原日常用車情況。
來到車內噪聲測試,考驗的是車輛的隔音能力。除了測試傳統的怠速、60km/h巡航、90km/h巡航和120km/h巡航四種狀態下車內噪聲值外,還會記錄車外的噪聲,并與怠速狀態下的車內噪聲值對比。
隔音方面,蔚來ET7憑借電機優勢,加上不錯的用料,給出了優秀的車內隔音水平,當然,這點也是作為一臺接近50萬純電轎車該有的水平。
經過全面的智能化測試,蔚來ET7毫無疑問做到了出色的智能化交互表現,無論是AEB、駕駛輔助又或是智能座艙,蔚來ET7在強大的硬件以及出色的軟件加持下,給出了優秀的答卷。Banyan1.1.0系統版本的OTA推送更新也讓ET7整體使用感受更為完善。而更讓我們期待的是帶激光雷達的導航輔助駕駛功能解鎖,期待這一天的到來,看看加入高階駕駛輔助功能后的蔚來ET7能不能沖擊我們ICT-300智能車榜單的榜首。(圖/文:杜慶煒)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