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ICT-300智能測試-威馬EX6
【太平洋汽車網 評測頻道】威馬EX6(詢底價|查參配),是威馬品牌繼EX5之后推出的第二款SUV產品,智能化就是它其中的一大宣傳亮點。那它的智能化水平到底如何?與蔚來、小鵬等國內新勢力第一梯隊的品牌差別有多大?測試過后見分曉。
極智+ ICT-300智能汽車排行榜出爐,榜單涵蓋了38款熱門汽車、26個熱門品牌,究竟誰才是最強的智能汽車?詳情請點擊下方圖片鏈接:
ICT300測試項目以及評分標準大家可以在《太平洋汽車&皆電 [智能汽車] ICT300評測標準》里查看。
在ICT300評測標準中,自動駕駛部分是核心內容,它直接反映了車輛的智能化程度,我們將自動駕駛部分放在測試開始篇幅。
自動駕駛部分小結:
威馬EX6在一些基礎項目測試中表現不夠理想,像車道居中保持、ACC自適應巡航的體驗不太好,導致它在開放道路測試中得分率很低。而在封閉場地測試中,難度較大的鬼探頭橫穿、靶車加塞也未能通過,加上沒有配備自動泊車功能,最終自動駕駛部分的得分僅為44分。
本次測試的車型為威馬EX6 2020款 Plus首發創始人版(5座),補貼后售價為23.99萬元,不過目前已經是停售狀態。駕駛輔助硬件同樣是采用主流的毫米波雷達+單目攝像頭的方案。駕駛輔助配置方面也比較豐富,包括了全速段的ACC自適應巡航、交通擁堵輔助、FCW前碰撞預警、車道居中保持、車道偏離預警等等,但是這個版本沒有配備自動泊車功能。
測試條件:測試車輛以80km/h巡航,遭遇靶車加塞(非緊急)到慢慢停車,10秒后重新起步
測試條件:測試車輛以80km/h巡航,開啟所有駕駛輔助功能,包括車道保持等。
測試條件:測試車輛以30km/h巡航,開啟所有駕駛輔助功能。
測試條件:固定小孩,測試車輛以50km/h巡航,開啟所有駕駛輔助功能。
測試條件:移動行人為成人假人,5km/h速度橫穿;測試車輛以40km/h巡航,開啟所有駕駛輔助功能。
測試條件:行人為小孩假人,5km/h速度橫穿;測試車輛以40km/h巡航,開啟所有駕駛輔助功能。
測試條件:靶車固定在隧道內,測試車以50km/h巡航,開啟所有駕駛輔助功能。
測試條件:靶車以20km/h巡航,并進行緊急加塞;測試車輛以50km/h巡航,開啟所有駕駛輔助功能。
需要說明的是,此次測試的威馬EX6首發創始人版(5座)是沒有配備自動泊車系統的,所以也就沒法進行自動泊車相關項目的測試了。
我們以上海滬翔高速公路收費站作為起點、經沈海轉入滬渝高速,最終以朱楓公路收費站為終點,全程52公里來計算完全輔助駕駛脫管次數。
我們測試的車型是不支持自動變道,也不支持地圖導航的自動駕駛,所以在開放道路測試中,主要是體驗車道居中保持能力以及ACC自適應巡航跟車以及遇到加塞時的表現。首先是車道居中保持的能力,威馬EX6的體驗真的不太好,在高速直道上車輛是明顯偏右的,這樣右邊有車輛超車時(尤其是超越大貨車)會有比較大的心里負擔。另外120km/h高速巡航時,方向盤修正很頻繁很明顯,遇到一些彎道時偶爾也會偏離車道,需要駕駛員集中注意力,比較累。
我們測試的車型是不支持自動變道,也不支持地圖導航的自動駕駛,所以在開放道路測試中,主要是體驗車道居中保持能力以及ACC自適應巡航跟車以及遇到加塞時的表現。首先是車道居中保持的能力,威馬EX6的體驗真的不太好,在高速直道上車輛是明顯偏右的,這樣右邊有車輛超車時(尤其是超越大貨車)會有比較大的心里負擔。另外120km/h高速巡航時,方向盤修正很頻繁很明顯,遇到一些彎道時偶爾也會偏離車道,需要駕駛員集中注意力,比較累。
威馬EX6是繼EX5之后威馬品牌推出的第二款SUV產品,其定位于純電中型SUV,車內設計以12.8英寸的豎向旋轉屏為核心,打造了一個以觸摸屏載體的數字化智能座艙,并提供六座版本。那么這款車的座艙智能化程度如何,我們一探究竟。
在智能座艙評測環節當中,我們將對車機系統、儀表信息豐富度、語音交互等座艙軟硬件指標進行逐項評測打分,讓車輛座艙的智能程度得到量化。
先從車載系統的表面效果開始。對于車機我們首先體會到的就是它的屏幕尺寸是否夠大、顯示是否足夠清晰細膩、可視角度是否夠廣、反光程度是否嚴重,以及屏幕表面涂層的質感等等。總體而言威馬EX6的中控屏幕效果總體表現屬于中上水平。
一套足夠智能的車機,不僅可以提升行車安全型,還可以建立起更好的人車交互,甚至讓人、車、家三者實現無縫連接,體現科技的溫度。新勢力品牌在車機方面向來是一大亮點,作為新興品牌,它們在這一方面不受制于傳統,往往有著更大的自由度。的確威馬EX6這套中控系統,單從主界面UI你就能發現它十分特立獨行,因此其操作流暢度和功能豐富度都讓我十分期待。
在車機性能這一環節當中,我們將針對系統的流暢度、UI設計、車機功能豐富度、儀表功能豐富度、擴展性這幾個方面來進行量化評分。
流暢度、易用性和UI設計
之所以將車機UI和流暢度單獨作為一個評分項目,是因為這個項目的實際表現直接影響到車機的操作體驗。一套車機功能性再強大,高流暢度和人性化的UI設計是最基本的要求,這既影響主觀感受,進一步又關系到行車安全。
車機功能豐富度及體驗效果
在功能豐富程度上,威馬EX6套系統具備了基本的常用功能,包括在線影音、在線地圖導航、語音交互、全景影像、行車記錄儀、車內拍照以及車家互聯、車載微信等等,且這些功能的使用體驗都比較好。至于其他更加延展性或者生活化、趣味性的功能就欠奉了,沒有太多花里胡哨的雞肋功能。
儀表功能豐富度
儀表是駕駛員獲取行駛信息最重要的來源,威馬EX6配備了一個12.3英寸的液晶儀表屏,它支持兩種顯示主題,不過顯示的信息比較簡單,不論是多媒體信息還是導航信息都十分簡要。儀表屏下沿則是簡單的行駛里程、續航、電量、駕駛模式等數據,總的來說這個儀表顯示不夠精彩,但好在清晰直觀。
車載系統的擴展性
關于車載系統的擴展性,我們主要關注兩個方面。一個是APP應用商店擴展、一個是手機互聯擴展。
作為自主性的車機系統,威馬EX6和大部分新勢力品牌車型一樣,不支持蘋果手機CarPlay和安卓手機的映射,同時也不支持通過應用商城去下載其他外部APP。
語音交互是最為體現座艙智能化程度的一個方面,其語音識別準確度、識別速度、功能權限高不高,都直接影響到它的實際體驗和功能價值。目前自主品牌在這一方面做得普遍比合資和進口車型更好,那么威馬EX6的語音交互怎么樣?
威馬EX6這套車機系統不僅UI設計新穎,語音交互系統涉及的功能也比較豐富,包括指定導航、影音點播、空調溫度、車窗開閉等等都能夠做到“動口不動手”,高集成度的中控屏幕和覆蓋面廣的語音控制系統,使得它的中控物理按鍵可以大幅度地縮減。不過實際體驗當中我發現,這套系統識別速度和反應速度不夠優秀,還有優化的空間。另外,系統有時會出現語音沖突,產生二重唱現象。
在模糊發音糾錯能力上,系統能夠辨別出扭曲發音的“打開車窗”和“導航到外灘”這兩句指令,而對于“我想吃麥當勞”這一句,則嘗試了多次均未能實現糾錯。
語義聯想方面,像是“我很熱”“有點冷”這類簡單的延伸含義指令,系統能夠準確判斷用戶的需求。導航相關的雙重語義指令,系統能夠識別“我想去靜安寺附近吃麥當勞”,卻不能夠識別“幫我找最近的小楊生煎”,語義理解能力還有待提升。對于跨功能的復合含義式指令,系統有時理解錯亂,完全不能識別。
看過威馬EX6的車機表面質感和功能性之后,我們對智能座艙更高層次的表現也很關注,比如車輛的遠程控制、個性化記憶、在線更新以及趣味性小功能等等,一些更加深入用車生活的小功能往往才是智能化的最佳體現。
EX6的座艙不支持座椅或者方向盤的記憶。車載系統支持遠程OTA,能夠在線對車機系統功能進行遠程升級;另外它還支持遠程控制,能夠通過手機對車輛門窗、車鎖、空調等進行控制。
在智能座艙的評測當中,通過對屏幕效果、車機性能、語音交互、智能化進階需求四大方面的綜合評分,最終威馬EX6得分為63分(滿分100),這個分數在目前ICT300智能座艙排行榜上的排名處于中間位置。EX6車內呈現出高度的數字化,通過增加屏幕觸控、語音控制權限來精簡實體按鍵,使車內整體更顯科技感。不過實際體驗下來不少地方還有待優化,如車機擴展性、語音系統識別能力等,座艙整體智能化程度在目前ICT榜單上排名并不拔尖。
威馬EX6雖然是純電車型,但在性能部分也占不到什么便宜,加速表現甚至還不如燃油車,而麋鹿和繞樁等涉及懸架的部分,威馬EX6表現會更為薄弱一些。從這個角度來看,威馬EX6在性能方面并不具備優勢。
威馬EX6零百成績最終為8.83秒,這個數據即便是在燃油車里面也稱不上快,而在純電車中就稱得上是“慢”了。不過威馬官方一直都沒有對自己的車型進行性能方面的宣傳,所以在這部分比較弱勢也是正常的。
38.92米的成績對于威馬這樣的中型純電SUV而言,其實已經是比較不錯的。雖然加速方面表現平平,但在剎車這里EX6的表現還是較好的。
麋鹿測試的目的是測試車輛的避險能力,考驗著車輛懸架和動態調校功底。而我們的麋鹿測試當中,采用打開默認電子系統狀態(不手動關閉ESP等),盡可能還原日常用車情況。
來到車內噪聲測試,考驗的是車輛的隔音能力。除了測試傳統的怠速、60km/h巡航、90km/h巡航和120km/h巡航四種狀態下車內噪聲值外,還會記錄車外的噪聲,并與怠速狀態下的車內噪聲值對比。
全文總結:自動駕駛部分,威馬EX6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它在常規的項目測試中就丟了不少分,而難度較大的項目表現又不夠好,最終得分率很低;智能座艙表現則可圈可點,它的車內呈現出高度的數字化,設計也更顯科技感。不過實際體驗下來不少地方還有待優化,如車機擴展性、語音系統識別能力等;性能測試部分就較為一般,加速能力與燃油車拉不開差距,而在麋鹿和繞樁等涉及懸架的部分,他的表現會更為薄弱一些。綜合來講,威馬EX6的智能化相關配置是比較全的,但測試體驗下來,其實它還有不少細節需要進一步打磨,這樣才能從“有”到“好”的轉變。(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陳燁、杜慶煒、陳啟貞)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