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辭白帝午至江陵 試駕體驗帝豪EV450
配置充足,但純電動車的性價比嘛……
不說價格只提配置都屬于耍流氓。吉利帝豪純電動轎車EV450近日開啟預售,北京地區補貼后的預售價格區間為14-17萬元。
吉利帝豪EV450北京地區補貼后預售價格區間 | |
車型 | 補貼后售價區間(萬元) |
進取型 | 14-17 |
精英型 | |
尊貴型 |
2月5日-3月7日,北京地區吉利新能源4S店可接受新車預訂。用戶繳納450元訂金(全額抵購車款),便可享受預訂權益,前450名車主可享受優先提車權以及價值2000元的2年免費電費。
外觀配置方面,帝豪EV450標配自動頭燈、LED日行燈、外后視鏡電動調節、外后視鏡加熱、17寸輪圈,而頂配車型還有外后視鏡記憶和外后視鏡電動折疊等功能。
內飾與便利性配置方面,新車標配皮質座椅、7英寸液晶儀表、電子擋桿、電子手剎、四門車窗一鍵升降、四門車窗防夾手、全自動空調等,而高配車型還有主駕6向電動調節記憶座椅和車內空氣凈化等。
智能互聯配置方面,新車從中配開始搭載全新信息娛樂系統與8英寸觸控屏,支持藍牙、GPS導航、語音控制、手機交互、APP遠程互聯、電池智能溫控管理、WIFI熱點、緊急呼叫等功能,動能回收功能為全系標配。
只說配置不說體驗同樣是耍流氓。舉幾個簡單例子:
1、G Netlink 3.0智能車載系統與雙屏互動功能較為成熟,除了標配董文華的《送你一份吉利》之外,整體的“寨味”已經消除干凈,系統響應較為迅速,系統功能因測試版的緣故并不完整;
2、360°全景攝像頭清晰度尚可,低速轉彎時(打轉向燈)會自動切換中控屏至此功能,在人車爭道的“中國式過馬路”用車氛圍中頗有好處;
3、“你好,帝豪”智能語音聊天所能執行的指令非常有限,理解方言的能力正在開發中,精準度尚未可知;
4、“充電預約”功能頗為貼心,然而配套的智能充電設施,還未成為市場主流;
5、主動安全(定速巡航、胎壓監測、電子駐車、博世9.0 ESP、SOS一鍵)與被動安全(高強度車身、6氣囊、預警式安全帶、尾部逃生門)頗為貼心;
6、帝豪產品線有著不可替代的成熟氣質,比如在急剎車的情景下,雙閃會自動打開,以警示后方車輛,降低追尾概率;
7、戶外放電功能稍顯雞肋,本就有續航焦慮的你,怎可能把電動車的有限續航能力,通通交給火鍋里的魚蛋和牛丸。
是。不過內飾“鳥槍換炮”了,這誠意需贊揚一下。
帝豪還是那臺帝豪,無論它叫新帝豪、全新帝豪,亦或是未來可能出現的新XX帝豪。在車架完全不變的前提下,細微調整前臉后尾是大小改款必修的科目。帝豪EV450與即將上市的1.5L+5MT/CVT汽油版本車型依然,均屬于又一次大改款車型,前者最大的外觀特性是選用了封閉式的進氣格柵。
誠然,采用封閉式格柵并表現出悠然媚態的車型,在大眾認知體系中還不超過10輛,帝豪EV450也并不在少數派之中。由于西方社會經歷了長達130年的汽油機風潮,“進氣格柵”已成為“一臺汽車”必備的元素,就如在我們的認知中,人是必須有眉/眼/耳/口/鼻的,無論這套五官是否標致,最起碼你得有。
帝豪EV450的窘況在于,眉目更精致了,口卻封住了……與某些自誕生以來就不需與人類爭地球氧氣的四輪物種不同,帝豪家族在我們眼前漫步了足足9個年頭,都是有進氣格柵的,唯獨這款削了,豈可不怪哉?
幸運的是,帝豪EV450的內飾給出了美妙的補償。前作EV300那套如后排座椅角度一樣直來直往的中控設計終于成為歷史,取而代之的是一套倒梯形的觸控版面,鞍座上的電子擋把與能量回收力度調節旋鈕也頗為精致,以至于受寵若驚的你在步入其內時,還不敢相信這是一臺傳承衣缽的帝豪新丁。
Yes and No.
如果你所在的城市鄉鎮并不限行,起售價在7萬左右的新帝豪汽油版更適合你;如果你的城市禁止那些身懷汽柴油引擎的物種野蠻生長,你一定要買個新能源車才能獲得路權,那么請記住鐵律一條——買新不買舊。
2018是中國新能源產業的關鍵一年,由“政策驅動”轉向“市場驅動”,產品力為王將成為主流觀點,畢竟產品的選擇越來越多。帝豪EV450基于這樣的背景條件開發,400km的綜合工況續航能力屬于國產純電動轎車的一個新起點。當然,今年也有數家車企會提供相近續航能力的緊湊型轎車和緊湊型SUV產品。
如果你在不承認插混車型是新能源車的北京,并詢問“2018買個電動車合適嗎?”,想必你手中已有新能源指標,否則如今開始輪候,最早也要在2020年中才能獲得購車資格。相信不久的將來,帝豪EV450就會成為《北京市示范應用新能源小客車目錄》的備案車型,躋身北汽新能源的銷量大本營。
回到話題上面來,值不值得買:
1、由于購置稅減免政策繼續沿用,在2020年最后一天之前購買純電動車,相當于車價8.55%的購置稅都可以繼續全免;
2、車船稅雖然屬于地稅,但有國家紅頭文件宣布全免;
3、一位長期在京駕駛緊湊型新能源車的知友透露,無論市區還是高速,夏天開空調,能耗15-18kWh/100km;冬天開暖風,能耗22-26kWh/100km;北京市擁有家庭充電條件的用戶比例較低,公共充電樁的服務費不便宜,充電成本1.2-1.8元/kWh之間;簡單計算一下,平均一公里的能源費用是0.3元;如果您的使用環境更加友善,并使用最便宜的家用電為其補給電量,最低能把一公里電費削減至7分錢;
4、純電動車的保養周期與燃油車相當,一般都是10000公里或半年進店檢查一次,但好處是不需要更換內燃機的相關耗件,不過剎車片、輪胎、雨刮片等等耗材還是要花錢的;
5、電池包是一件耗材,折舊速度比汽油機更快;
6、雖然深圳、恩施、揚州、合肥、太原等城市已率先推出新能源車停車優惠政策,但在絕大部分城市停車充電,依然是要收費的。
究竟值不值,看個人需求。
三線推進。
吉利新能源的技術研發,目前由吉利新能源研究院與吉利電動車研究院共同主導。吉利新能源結合國家政策,推出了3條新能源路線:
1、BEV純電動技術路線:包括帝豪EV、跨界SUV、A+轎車等等產品線;
2、HEV非插電混動技術路線:有48V弱混和300V高壓混動兩種構架,包括帝豪HEV、A+轎車、B級等等產品線;
3、PHEV插電混動技術路線:包括帝豪PHEV等產品線。
目前,吉利集團已在新能源產業投入超過200億,至2020年將有超過20款車型投入市場。
其中,吉利新能源將在2018年投入5款以上的新能源車型,包括3月即將上市的帝豪EV450、隨后上市的帝豪EV350(續航比EV300略增)、5月上市的帝豪GSe400(續航353km)、7月份上市的全新帝豪PHEV插混、年底上市的一臺正向開發純電動轎車。
雖然純電動車并非目前的最優選擇,但成本占比最高的電池包,是必然滿足摩爾定律的(性能不斷提升,成本不斷降低)。成本下降通道目前已經打開,2020年的電池包能量密度預計能到達300-350Wh/kg的水平,是目前的兩倍有余,續航焦慮將進一步緩解,用車便利性也隨之長足提升。
帝豪EV450并非一款革命性的產品,卻是一款誠意滿滿的實用型產品。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黃恒樂)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