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眼中的09 企業老總專家縱論車市大勢
明年底推出純電動車
目前,全球汽車業面臨能源緊張、二氧化碳減排、減少大氣污染等三大問題,比亞迪認為發展電動車,發展新能源汽車,是解決以上問題的最好方案。
新能源汽車應該體現在以下幾個變革,包括能量轉換系統、傳統動力系統、電動汽車輔助零部件的變革,以及電動汽車加速和汽車智能化的變革。
今年年底,比亞迪會推出全球PHEV,這是第一款商業化的PHEV,比亞迪叫雙模電動車,國外叫PLUG1。這款車大概在今年12月份開始上市,明年在年底會推出一款純電動車,用比亞迪最核心電池的技術。
豐田(中國)執行副總裁野崎松壽:
不會那么快復蘇
就目前的金融危機問題,我們認為不會那么快就能復蘇,對于我個人來說,也是進入豐田26年以來首次遇到的問題。針對這樣的情況,豐田也采取了降低成本、提高業務效率、進一步維持銷售等等各種各樣的措施,但要想完全克服并不容易。
豐田一直有這樣一個優良傳統,當遇到困難時要多向第一線詢問,向他們請教,比如我們會向經銷商詢問一些具體情況,并且進行具體的改善和調整。
今年1-10月份,豐田在中國,包括雷克薩斯在內的總體銷量是47.5萬輛。盡管整個市場出現了負增長,但是豐田跟去年相比還是保持了23%的增長。豐田今年在中國的目標是70萬輛,如今來看要完成這個目標是比較困難的。
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副司長陳建國:
政府或將救市
國家發改委近期重點要做的工作就是仔細分析各項政策的實施效果并進行量化,如果相關政策出臺的效果量化分析,那么政府就有可能出臺針對汽車市場的相關扶持政策。
目前在車市困難期,企業也要自救,要投入資金進行產品結構調整,苦練內功。另外,汽車生產商要更多關注經銷商的處境。近期有經銷商向政府部門反映庫存過高等問題,有的庫存甚至達到200-300輛,造成經銷商處境困難。汽車生產商需要檢討自己的做法,尤其是大企業。在市場困難的情況下,首先要確保經銷商網絡的健康生存。
原機械工業部部長何光遠:
大企業重組的機會來了
在全球金融危機以及經濟衰退陰影下,中國汽車產業將面臨幾年來最深的一次調整,市場環境的惡化將加速極度分散的中國汽車產業的整合,產業組織結構調整和產品結構調整將進一步明朗化。明年將是汽車企業整合的機遇,大企業重組的機會來了。
車市走向雖然難以判斷,但不可否認的是汽車將更為大眾化。尤其在城鄉一體化后,流通變得重要,二、三級市場的作用將會集中體現。
商務部機電司副司長周世杰:
加速建造汽車出口船隊
今年的汽車出口增長將在20%以上,達到70萬輛。商務部正在推出一系列政策來推動自主品牌出口。正在搭建多種服務平臺,提供國外的市場、政策、互相認證等有效信息。商務部正在加速建造中國汽車出口船隊,突破出口運輸瓶頸,已經有了實質性進展。
與此同時,中國汽車國際化也迎來機遇,國外一些陷入絕境的企業寄希望于通過并購重組,這是部分已經做強中國汽車企業的戰略機遇,包括海外并購,技術、人才引進等,但要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