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之后熱點消失 中國車市向左or向右?
3天前,2008北京奧運會正式開幕,全世界的目光匯聚北京。奧運會不僅僅是體育健兒的競技場,更是各企業比拼商業能力的舞臺。一邊是如火如荼的奧運會賽事,一邊是在寒風中苦苦掙扎的低迷車市,全球矚目的體壇盛事能否救車市于水火,還是為走向低谷的車市雪上加霜?非奧運贊助商在奧運期間以怎樣的心態守住自己的陣地?在奧運結束之后徘徊不前的車市將走向何方?
記者邀請了本屆奧運會汽車業唯一贊助商大眾汽車在中國的合資企業——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兼董事會秘書王琳、非奧運贊助商的長安福特馬自達品牌在北京的一家4S店——北京福通高盛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強以及著名汽車分析師鐘師參與本期話題探討,共同論道“奧運時代的汽車”。
借奧運體現品牌價值
記者:大眾汽車作為汽車行業唯一奧運贊助商,始終全情投入,請王琳談一談參與奧運給一汽大眾帶來哪些變化?
王琳:奧運對于一汽-大眾來說,是一次難得的展示自己企業實力和優質產品的好機會。在這次支持奧運的過程中,一汽-大眾一直把“服務奧運”放在企業奧運戰略的首位,提高了品牌知名度。
當然,除了企業實力和產品展示、品牌形象提升之外,我們認為奧運對于一汽-大眾來說更大的意義在于內部士氣的鼓舞以及借此機會對發展標準的提高。
同時在服務奧運的過程中,因為我們服務的是最高端的客戶,所以在流程、服務項目等各方面都進行了重新梳理、提升和豐富,可以說,我們不論是在流程標準還是服務水平上都有了一個全新的飛躍。
記者:福特汽車是沒有機會參與奧運營銷的眾多汽車企業之一,作為長安福特在北京的經銷商,奧運期間有什么突出感受?營銷活動是否受到束縛?
李強:雖然大眾是奧運合作伙伴,但奧運期間大眾的銷量也許沒有太大的增長,可能更多是品牌影響力獲得了提升。但福特同樣會在其他方面體現品牌價值,比如福特S-MAX的中文命名,活得精彩自駕游活動等,偏重于車的品質宣傳。
北京的交通管制對整車銷售影響了10%~20%,感覺影響并不大,但是對售后有一定影響,單雙號用車,開不了車的車主不會來修車。
鐘師:奧組委規定很明確,不允許打擦邊球。非奧運贊助商企業沒有機會就往別的方向走,因為這個階段所有媒體的資源也主要往奧運靠攏,這樣一來有的汽車公司就不愿意摻和,不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