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官方降價歷史將改寫 車企或不堪重負
按照往年慣例,汽車廠家往往會在春季啟動一場大規模的價格戰,然而今年到目前為止,除了小部分車型宣布降價外,主流廠家似乎并沒有要宣布降價的意思。
有業內專家分析認為,春節車市官方大幅降價的歷史或將在今年被改寫。該專家表示,鋼材和石油的持續上漲使得汽車業漲價之聲開始甚囂塵上,另一個鋼鐵消耗大戶——家電業已經開始普遍有了10%左右的價格漲幅,這讓人們開始擔心,汽車業會否也會順勢漲價?
降價變成局部行為?
中國車市歷年的降價給人們形成一個固定印象:從每年的春季開始,主流汽車廠商如通用、大眾等,都會選擇在這個時候進行價格調整,而其他廠商也會被動或主動迎合降價,從而形成自上而下全方位的官方降價大潮。
但從今年開始,這種風向似乎有所變化:在最近兩三周時間里,雖然有比亞迪F3、福美來、豐田普銳斯等進行官方價格調整,凱迪拉克CTS也開出10萬元的驚人降幅。但是這些車型顯然都是市場較為邊緣的車型。市場主力車型應者寥寥,主流勢頭已經明顯:包括通用、大眾、豐田、日產在內的主流汽車廠商,都無意在近期啟動大規模的降價。有業內人士表示,往年從三月份就可露出端倪的價格大戰,今年將難以再現。降價從今年開始,將變成局部行為。主流汽車廠商價格一年一降的頻率,也將開始放緩。
而就在公眾開始對降價漸漸喪失期待的同時,華晨汽車日前突然宣布,為配合北京執行國Ⅳ排放標準,對中華酷寶跑車進行了排放升級,所以決定對酷寶進行漲價,最高漲幅達7100元。漲價后,原價11.68萬元的酷寶1.8手動擋漲至12.39萬元。此外,更多的車型選擇了在三月份收回或縮小價格優惠,這傳遞出一個信號:車價難道要不降反漲了嗎?
汽車企業不堪重負?
幾乎從此時開始,車市價格似乎開始處于一個降與不降兩難的境地。事實上,記者從經銷商處了解到,從春節至今,廣州市場上絕大部分主流品牌都基本維持在春節前的價格水平,沒有為旺季到來降價的準備。
市場上的價格信號,背后反映出了制造商的價格承受能力。而原材料的上漲,將此進一步激化。
前不久,世界幾大主要礦石生產商達成協議:2008年大部分鐵礦石的價格較2007年上漲65%。這已是鐵礦石價格連續第六年上漲。隨之而來的是鋼鐵價格的上漲,據悉,今年1月份鋼鐵價格已經上漲了10%,再漲5%才能消化鐵礦石價格上漲的成本。為消化成本,寶鋼已傳出將在第二季度對鋼材提價的消息,這勢必會刺激整個鋼鐵市場新一輪漲價。
此外,國際石油的價格已攀升至110美元每桶,創下歷史新高。反映在汽車制造上,直接導致橡膠、內飾塑料制品的成本開始大幅攀升。
業內人士經過測算指出,鋼鐵價格的上漲,將直接導致車企單車成本平均上升10%至15%。“車商的利潤正在被吞噬,今年利潤縮水幅度可能高達5%。”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據了解,為了應付原材料漲價,美國通用汽車已于去年12月表示,將上調部分車型的售價100-500美元,平均漲幅約為1.5%。在此消息刺激之下,國內車商在漲價問題上似乎也蠢蠢欲動。
降價、漲價兩難之間
在前些時日的新威馳發布會上,一汽豐田總經理毛利悟明確表示,一汽豐田有能力消化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將不會在今年提高各款車型的價格。
這傳遞出一個信號:價格是否上漲,這個從前看來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命題,已進入了車企的議事日程。
眼前的事實也加劇了這種擔心。在廣州,如福特、日產、標致、上海大眾、豐田等主流汽車品牌,都在近期收回了促銷優惠措施。一位日產店經銷商負責人剛剛制定出驪威優惠5000元的降價幅度,還沒開始執行,就接到老板通知:不用公布了,驪威維持原價!而由于近期多數車型的優惠幅度都比去年12月份大幅減小,車價相當于有變相小幅的上揚,從而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人們對于車市漲價的擔心。下一步,汽車制造商真的膽敢漲價嗎?
“漲價不現實,維持原價最可能”。長安福特一位人士對記者表示。據傳福克斯今年八月將推新款,目前老款在市面上僅有8000元左右優惠,這比去年12月份1.5萬元的優惠縮小了近一倍。該人士表示,10至20萬元的中級車,“起碼都有增加萬元成本的承受能力”。
奇瑞汽車一位人士則表示:“降價去年已是非主流,今年車價應該會保持相對穩定,甚至不排除上漲的可能。”這位悲觀派表示,自主品牌將成為此次原材料上漲的最大受害者。
漲價擔心失去民心,維持原價則需要承受成本壓力,降價則成了敢想而不敢為之。遵從這種邏輯,汽車制造商開始眾口一詞向媒體大倒苦水。
也有分析師指出,應警惕汽車廠商以原材料漲價為幌子,混淆視聽,以降低民眾降價預期,從而將維持原價也變成了一種“恩賜”。“即使有漲價,也是個別車型因成本管理不善造成的局部行為,不會成為主流”。該分析師指出。
不管怎樣,當通用汽車開始宣布漲價時,當漲價開始成為一種普遍擔心時,也就預示著,國內車市距離普遍漲價,似乎已經真的不遠了。
鏈接
誰會率先發難?——各細分市場漲跌分析
隨著原材料價格的持續上漲,中國汽車業每年一度甚至數度的降價潮遲早會觸及車企的成本底限。這只是時間問題而已。換句話說,隨著原材料
價格波動,車價上下波動已是大勢所趨,那么各細分市場的情況將會如何?
經濟型車:利潤低唯有向零部件廠轉移壓力
“盡管成本提高,經濟型轎車不會因此提高售價,會通過內部消化來解決成本壓力。”這是吉利汽車副總裁王自亮對鋼材漲價作出的表態。這表明自主企業的矛盾心態——漲價會失去民心,這遠比損失一些利潤,更可怕。
然而不漲,如何承受成本壓力?“在5%至10%的制造利潤下,經濟型轎車只能向零部件廠轉移壓力,采購更便宜的零部件,是唯一出路”。一位業內人士指出。包括奇瑞、吉利、長城、江淮在內的大制造商,可以向零部件商轉移壓力。然而像一批二三線的自主品牌所生產的微型車,如何熬過這個冬天,則可就難說了。
高價中級車及中高級以上轎車:降價或將繼續
全國乘聯會秘書長饒達將今年降價的主力歸為高價中級車和中高級以上轎車。他認為,高價中級車和中高級以上轎車相比與經濟型轎車,其利潤空間還是非常不錯的,因此具有不錯的降價資本。2008年將有三個降價高峰期:第一輪高峰在2月底或3月;第二個降價高峰為8月左右,以備戰9月、10月的銷售旺季;第三輪高峰為11月份,廠家為完成全年銷售目標而發動價格戰。但“在這三輪降價中,一個車型一年降價兩次的概率微乎其微。”
SUV和MPV產品由于車型大,車身重,使用的鋼材比轎車多,因此鋼材等原材料價格上漲,給SUV廠家帶來成本壓力高于轎車生產廠家。為此,有業內人士認為,其降價空間相對于同級別轎車來說則小了很多,尤其是低端SUV。全國乘聯會秘書長饒達指出,只生產SUV的廠家如果不進行產品戰略調整,可能會面臨“滅頂之災”,特別是低檔SUV生產廠家。
觀點對撞:
利潤增長加速 降價仍有空間
綜合各種數據來看,盡管制造汽車的各類成本在不斷增長,但是車價上漲卻不是那么容易。一個最大的原因是,這幾年各類汽車企業都有著較高的利潤增長率。
2007年國家統計快報顯示,1-11月汽車行業實現利潤1309億元,遠高于39個工業行業的588億元的效益平均值,達到行業平均值的2.23倍。盡管2007年汽車工業的銷量增速相對下滑,但利潤增速也最快,從2006年的44%增長到2007年的69%,成為39個工業子行業的第一。汽車業出現了銷量增速放緩,但利潤增長卻不斷加速的局面。
國產化率的提高,也在抵消著價格下降的虧空。從各乘用車企業公布的國產化率看,2007年末,部分合資企業的整車國產化率最高可達90%以上。近兩年的主流合資企業的國產化率以每年3%-5%的速度提升,能夠化解降價的大部分壓力。
另外,私車消費量的日益加大也能保證“薄利多銷”的大勢,而隨著人們的消費需求在向較高價格車方向發展,而高價車型的利潤高是人所共知的。
因此,盡管現在受原材料漲價的壓力較大,但廠家降價的空間依然存在。
相關鏈接
2007年春季官方降價一覽
東南汽車率先拉開了2007年中國車市新一輪的降價序幕。3月1日,東南三菱進行產品價格調整,三菱藍瑟降價最高幅度達到8000元,跌破10萬元門檻。3月2日,上海通用汽車宣布,對旗下凱越三廂、HRV及旅行車全部15款車型進行價格調整,其中,凱越三廂頂級版最高降1萬元,HRV最高降7000元。
3月7日,一汽大眾宣布正式啟動“突破07行動”,對麾下所有主力車型捷達、新寶來、高爾夫、速騰等均進行價格調整,速騰最高降價幅度達到令人咂舌的21000元。降價范圍之廣,幅度之高,創下了兩年來的歷史紀錄。3月15日,上海大眾宣布啟動“E計劃”,對旗下各款車型實行價格調整,其中,桑塔納3000的調整幅度達到了11000元。同一天,東風雪鐵龍也對旗下富康和愛麗舍開展新春后的第一次優惠促銷。其中,富康1.6L16V最高優惠14000元,愛麗舍最高優惠17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