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08年車市潑冷水 金融危機/通脹有壓力
中國汽車市場近幾年可以說是高歌猛進,一年一個臺階,形勢大好。進入了2008年,大家都對中國車市的發展持相當樂觀的態度。從目前透露的一些廠家的2008年產銷計劃來看,大家的預期都很高,增幅大多設定在15%至20%之間。
08年車市增勢不減
去年底,老沈對2008年的中國車市抱有相當樂觀的態度,并寫下了《2008年還將是一個豐收年》的文章,認為2008年中國車市的總銷量,在2007年的850萬輛的基礎上增長15%至20%看來不成問題,年銷量跨越1000萬輛指日可待。
現在看來,老沈去年底的看法與一些廠家的的想法有點不謀而同。今天,老沈寫《給2008年車市潑一點點冷水》一文,是不是想改變或者想修正自己對2008年車市前景的看法?
其實,老沈并不想改變自己對2008年車市前景的看法,《2008年還將是一個豐收年》這一觀點不會動搖,總銷量在2007年的850萬輛的基礎上增長15%至20%仍抱有很大的期待,因為“2008年我國的國民經濟依然高速發展”、“車價進入相對穩定期”、“北京奧運會是一個天大的良機”這支撐《2008年還將是一個豐收年》的三大理由沒有改變。
國際不確定因素增加
但是,世界經濟形勢的變化和國內物價的不斷攀升,給2008年的中國車市帶來一些不確定因素。
美國次級債危機的發生,導致了國際金融市場巨大的動蕩不安,特別是導致了全球股市的暴跌,即使是完全沒有開放的中國股市也難以幸免。次級債陰影下的世界經濟是否到了一個轉折點?它會導致美國經濟的衰退嗎?美國經濟的衰退會把整個世界經濟帶向哪里?這些問題成了目前全球市場最為關注的大問題。特別是次級債陰影會不會影響中國經濟,從而影響中國車市?
過去我們對美國次級債問題造成的危害估計不足,沒有想到次級債的證券化及衍生品化,會對整個國際金融市場產生如此重大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到目前還不能說走出了盡頭?梢钥隙ǖ卣f,美國次級債危機的影響,中國決不可能獨善其身。我們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老沈平時不管家務事,只在新聞里得知去年以來物價在漲,至于漲到什么程度沒有感性的認識,日前一次偶爾的機會得知自己每天在喝的光明牌脫脂牛奶,已從7元左右漲到10.5元左右,漲幅不小,F在老百姓工資沒漲多少,但物價漲幅較大,每月的開銷增多了,這對購買力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老沈說過,2008年的中國車市是精彩的,也是大有作為的。這一點老沈至今深信不疑。然而,世界在不斷變化著,老沈在此給2008年車市潑一點點冷水,是想告訴大家,精彩的2008年的中國車市,不確定因素增加了,要在2007年的850萬輛的基礎上增長15%至20%的難度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