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幾天,我們將跨入2008年。即將過去的2007年,中國的汽車市場保持著強勁的增長勢頭,有預計說,至少將同比增長20%,上市的新車多如牛毛,我們甚至來不及細數,就已經站在了2008年的起跑線上。
相關鏈接:
懸念二 誰會成為明年的攪局車型?
懸念三 明年油價會漲到10元?
懸念四 SUV市場明年會繼續發威嗎?
懸念六 新能源車賣得出去嗎?
懸念八 自主品牌會不會進入冰河期?
汽車消費,暴露著人們“喜新厭舊”的本性,而正是這種本性,讓國內外汽車企業不斷國產,引進新生產線,推出更具賣點的新車型,為爭奪更多的市場份額而激烈博弈。
展望明年,新雅閣、新伊蘭特、YARIS、逍客都將陸續上市,加上那些已經確定在明年投產的新車型,誰,會成為攪蕩市場格局的大贏家?在高油價、燃油稅和停車費的左右下,中國的汽車產業明年還會一路狂奔嗎?即使油價漲到十塊……讓我們帶著這些懸念和期待走進2008年。
懸念一 明年擴大的產能能被消化嗎?
一個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是,從去年到今年,產量一直高于銷量,而且這種產銷的不平衡正在快速增大。提前兩個月達到2006年全年的水平,但產銷已經出現7萬多輛的差距。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國內乘用車產能為971萬輛,預計產能利用率僅65.1%。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咨詢中心首席研究員兼市場研究部主任劉明最近表示:“今年汽車市場增長速度仍然保持非常高的增長速度,2008年汽車市場將繼續保持較高增長,但可能會比今年有所回落,綜合來看,2008年乘用車增長速度還會保持在20%的水平。”按照這個預測粗略計算,明年我國的汽車市場將會增加120萬輛的銷售額。
但另一邊,各大企業紛紛擴產修建新工廠,這部分將在2008年增加的產能,會使得明年產能利用率的數字更加“難看”。有的企業是為了減少等車周期,解決供應問題擴產,比如正在加緊建設南沙基地的廣豐,比如為了緩解CR-V供應緊張而擴充生產線的東風本田。但更多的企業則是“前瞻性”地擴產建廠,希望能以更多車型和產量來擠占未來的市場份額,增吃掉對手的空間。
以今年宣布正式投產的比亞迪深圳基地為例,其初期具備年產10萬輛的能力加上原西安基地目前所擁有年產10萬輛的生產能力,為比亞迪初步實現了今年15萬輛的銷售目標,若將全部產能釋放出來,比亞迪的年產將達到40萬輛,但實際上比亞迪每年的銷售量到目前為止均不超過20萬輛,短時期內達到40萬輛似乎不大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