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威(Roewe)750亮相,標志著自一汽紅旗HQ3、奔騰亮相以來,國內“三大”之一的上汽也邁進了高檔自主品牌的陣營。
也許是年初“兩會”的春風,也許是國內汽車企業的幡然醒悟,但不管怎樣,2006年可以說是中國汽車工業的自主品牌年,無論是一汽、上汽,還是奇瑞、華晨、吉利等,紛紛推出新車型,而且這些車型一反往日自主品牌自下而上的發展戰略,一上來就瞄準了高端市場,希望在利潤豐厚的高端市場里分得一杯羹。
對于尚還幼弱的國內自主品牌來說,這樣的“跨越式”發展能否將自主品牌推向市場的“浪尖”,這讓不少人提心吊膽。
紅旗、上!
高檔自主品牌的前世
說到國內的高檔自主品牌,就不能不提到一個已經漸漸遠離主流市場的名字——紅旗。對于中國的汽車工業來說,這個名字不僅僅是個簡單的符號,它更是中國汽車工業的縮影。
1958年5月,以一輛勞斯萊斯轎車為原形,長春一汽的工人們用手工敲打出第一輛紅旗轎車。此后,批量生產的紅旗轎車開始作為國家的禮賓車出現在中國轎車的歷史長河中。作為官員用車,在“文革”之前,只有正部級的官員才有享用紅旗車的待遇。因此,紅旗車從誕生那天起就承擔了過多的政治內容,它的市場也被人為地鎖定在高級官員這樣一個非常狹小的范圍中,這種定位注定了紅旗轎車與普通消費市場無緣,1981年終因沒有市場和高油耗而停產。
如果說紅旗轎車在“文革”以前的命運是特定歷史造成的話,上世紀90年代以后恢復生產的紅旗轎車曾經有機會成為真正的“國民車”,但由于決策者始終沒有擺脫歷史的陰影,終與這一稱謂失之交臂。進入2000年以后,紅旗轎車有過一個把自己定位為國民車的最佳時機。此時,轎車已開始逐漸進入家庭,在國內僅有的幾個品牌當中,最暢銷的桑塔納由于受合資方的約束很難降價。當時如果紅旗乘勢一擊,很有可能一改多年的窘境,甚至取桑塔納而代之成為家庭用車首選。但是,歷史是不能改變的。錯過了發展良機的紅旗開始在市場上銷聲匿跡,紅旗更多了成為了國人對自主品牌的一種心理寄托——畢竟我們也“想當年”過。
與紅旗同期的還有一個很多人并不太熟悉的牌子——上海牌。1958年,一輛奔馳220S車在上海接受了“解剖實驗”,觀看實驗的是當時幾十個上海最有實力的工業企業,它們對這輛車進行了細致入微的研究,就連車門鎖也沒有放過。終于,一輛鳳凰牌轎車在摸索中被手工打造了出來。1964年,鳳凰牌轎車更名為上海牌轎車。1975年,上海牌轎車形成每年5000輛的生產能力,到1991年11月25日,上海轎車正式停產,累計生產了77041輛。與紅旗有點不同的是,上海牌的停產主要是由于上汽與大眾合資所造成的,也正是因為這樣,不少人說是上汽親手斷送了“上海牌”。
HQ3、榮威——
高檔自主品牌的今生
如今,雖然國內的民營自主品牌都干得轟轟烈烈、有聲有色,但這也絲毫無法掩蓋紅旗和上海牌的“思念”。紅旗的邊緣化、上海牌的消逝,每每說起這些,人們總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復雜情感。而且民營自主品牌干得越好,這種感情就越強烈。這也難怪這些年在合資道路上走的有聲有色的一汽和上汽,聽得罵聲比夸的多。
也許是實在扛不住這樣如“洪水浪濤”般的“口誅筆伐”了,今年紅旗HQ3和榮威750終于面世了,一汽和上汽終于交出了一份答卷。
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丕杰表示,紅旗HQ3是首款自主品牌豪華車,這款車由一汽與豐田在第四代Majesta平臺上聯合開發的一款高品質豪華公商務用車。紅旗HQ3配備豐田4.3LV8全鋁輕量化設計的高性能汽油發動機,配備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靜止到100公里/小時加速僅需7.3秒。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紅旗HQ3還裝備了夜視系統,夜視系統運作時,車輛前方的行人或障礙物經后視鏡上的近紅外線攝影機反射,在前風窗下方的顯示屏上會顯示出虛像,最遠能看到車輛前方250米的距離。
榮威750則是基于羅孚75平臺核心技術全新開發而成,是第一款在中國量產、具有純正英倫轎車設計與技術基因的中高端轎車產品。目前首先進入市場的兩款車型將分別為2.5L 豪華型、2.5L精英型、1.8T豪華型及1.8T精英型,預計將在今年底明年初開始在全國首批建成的60家特約經銷店上市銷售。
從平底鞋到高跟鞋,國內高檔自主品牌能否走穩?
習慣了穿平底鞋的人都知道,猛一穿高跟鞋總會崴腳。如今,一汽和上汽等企業在平底鞋還沒有走穩的時候,卻又穿上了高跟鞋,這一路上崴腳自然是不可避免,但是他們能否堅持走到最后才是關鍵。
其實,此次一汽和上汽沒有走之前自主品牌選擇較為簡單的小型車切入市場,而改走高端路線,顯然是看到了奇瑞和吉利等自主企業在由下向上提升品牌上所遭遇的瓶頸,于是想從高端入手、品牌先行。但是對于高檔豪華車而言,品牌的影響力和含金量才是關鍵。目前,國內真正有資格成為豪華車品牌的只有紅旗,這也就是為什么一汽這次延續了這個品牌的原因。同時,上汽的榮威雖然是個新名字,但是不管從標志圖案,還是從發音以及含義,都有著濃濃的羅孚氣息。再加上之前有關收購羅孚一事在國內被炒得熱熱鬧鬧,現在誰都知道榮威就是“中國版羅孚”。
如今,直接跳到高檔車陣營的一汽和上汽,已經是高高躍起,能否完美的落地,才是他們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