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著手指頭算,現在距離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六部委規定的小排量解禁日期還有36天,卻絲毫看不出來企業對小排量的熱乎勁兒。
至少從已經或即將發布的新車來看,沒有一家企業與國家即將實施的這一新政有關,駿捷、凱旋、君越、雅尊、新東方之子、馬自達3等新車,都與國家所鼓勵提倡的小排量風馬牛不相及。即便是做出了歡迎小排量解禁的姿態,汽車制造商中把小排量車列入上市日程的也只有天津一汽和北京現代這樣為數不多的企業。
拍手稱贊小排量的消費者有兩種人,一種是現在已經買了小排量的人,他們希望解禁以后再也不會受到諸如環路主路等地不能行駛的任何限制了;另外一種人是希望小排量解禁以后,能夠買輛物美價廉的小車,實現有車夢想。
像福特、通用這樣的跨國巨頭為什么不愿意涉足小排量車呢?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小排量沒錢賺,君威、凱迪拉克動輒就能以一萬元甚至是三四萬元的價格下降,就是很好的說明。我們從來沒聽說過奧拓降過三五千元。據說,像夏利這樣的車型賣10輛也沒有一輛君威、雅閣賺得多。
不管你是什么性質的企業,在中國就應該盡一個企業公民的責任。當前對跨國汽車企業來說,最大的責任就是能夠生產出一輛質優價廉的小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