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汽車工業(yè)協會的統計,今年1月份國內有7家轎車企業(yè)單月銷量超過兩萬輛,其中以生產小
排量轎車為主的企業(yè)占了三席,分別是
奇瑞汽車、
吉利汽車和
一汽夏利。
奇瑞、
吉利和
夏利1月銷量分別達到2.18萬輛、2.02萬輛和2.01萬輛,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幅都在80%以上。
從國內車市的發(fā)展趨勢來看,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鐘情小排量車,國內汽車界的龍頭“三大”
一汽、上汽和東風汽車紛紛進軍小排量車。
通用汽車、
福特汽車等跨國汽車巨頭也計劃在中國生產物美價廉的小排量汽車。
由于利潤太低,許多汽車廠家以前并不屑于干小排量車轎車,一輛中高檔轎車的利潤相當于10輛小排量轎車,干小排量車可以說是費力不討好。正是國內大型汽車企業(yè)和跨國汽車巨頭不愿意干,才給了吉利和奇瑞這些自主品牌以發(fā)展空間。短短幾年,這兩家汽車的年銷量就超過了十幾萬輛,在國內轎車市場的份額也迅速擴大。
據分析,目前之所以汽車廠家紛紛進軍小排量汽車市場,主要有以下三大原因:
一是小排量車最適合中國國情。由于收入水平、道路、能源、以及停車等種種因素的限制,在中國,轎車進入家庭,首先是小排量的經濟型轎車進入家庭。前些年,國內中等以上收入的人群,成為汽車市場的主要消費者,他們購買的主要是中高檔轎車,這也是前兩年汽車廠家紛紛爭奪
中級車市場的一個重要原因。隨著這部分人群大部分已經成為有車一族,潛力更大、數量更多的中低收入人群將成為購車的主力軍。
二是政府一系列鼓勵小排量車的政策帶來利好。按照國家發(fā)改委等六部委的通知,今年3月底以前各地政府必須取消對環(huán)保節(jié)能的小排量車的種種限制。上海市從2月15日起,已經取消了以前對小排量車上高架路的限制,據說
北京市也要取消小排量車不得在二環(huán)、三環(huán)快行道行駛的規(guī)定。國內其他一些城市也趕在三月底以前,取消以前的限制措施。取消這些“土政策”后,將帶動小排量車的持續(xù)熱銷。另外,國家將降低或取消對小排量車征收消費稅,這將進一步降低汽車廠家生產小排量車的稅賦水平。
三是居高不下的油價使小排量車的優(yōu)勢越來越明顯。從國際原油市場來看,短期內不會下降,并將繼續(xù)在高位徘徊。從國內來看,國內每升汽油的價格由前兩年的兩塊多升到現在的四塊多,但仍然比美國現在的價格還要低。由于國內成品油價格倒掛,煉油行業(yè)全面虧損。國家有關部門正在研究理順成品油價格,成品油零售價格將不可避免地大幅上漲。高油價將促使大多數私人購車者去選擇一輛環(huán)保節(jié)油的小排量車,以減少養(yǎng)車的費用。
當然,環(huán)保節(jié)能的小排量車并不是低檔車,對技術的要求同樣很高。國內汽車廠家進軍小排量車市場時,不但要生產出性價比較高、環(huán)保節(jié)油的汽車,也要在造型新穎、舒適程度、技術含量等方面下工夫,這樣才能在激烈的小排量車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