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周期間,波及諸多中高檔轎車的降價風潮仍在繼續。多數廠商對“降價”仍然遮遮掩掩,但是為業內所共識的是,汽車廠家的觀望心理不久就會轉變成公開的降價行動。
作為中國車市“定海神針”的中高檔轎車此番降價,會不會推倒轎車市場原有的價格體系?是否預示著我國車價將全面下移?會不會對經濟型轎車銷售形成沖擊?這些都成了汽車廠商和消費者共同關注的問題。
借“促銷”之名,行“降價”之實
8月份始于上海大眾的“颶風行動”,兩個月來已經帶動國內中高檔轎車價格的全面下移。一些常見車型紛紛放低身價,讓很多因為價格過高對中高檔轎車只敢遠觀的私人消費者,開始感受到了這些車型的親近。
國慶前夕,記者查詢一些汽車銷售網站,在北京,長期領銜中高檔車銷量冠軍的廣本雅閣,其2.4L車型最高優惠1.4萬元,最新報價22.78萬元;東風日產天籟優惠普遍超過5000元,有的版本甚至優惠1.8萬元。而在廣東車市,國慶以來索納塔、伊蘭特推出購車送萬元禮包,君威、標致推出最高1.5萬元的優惠措施,其余頤達、天籟等也有2000元至5000元的價格下調。有媒體稱,國慶期間廣東主力車型普降1.5萬元。
然而讓消費者不解的是,除了上海大眾明確宣布降價以外,其他如蒙迪歐、雅閣、天籟、君威等中高檔車都表示不會跟進,而采取例如優惠促銷、購車贈保險等靈活政策。很多經銷商甚至表示,降價只是為了降低庫存而自身采取的行為。
沈陽一家專營上海通用品牌的汽車銷售公司展廳經理告訴記者,他們對銷售的凱越、君威等車型采取5000元至1.8萬元的優惠,并沒有得到廠家的支持;面對同類車型降價的壓力,經銷商只有降價出售才能完成對廠家承諾的年終銷售任務,從而獲得返點。一家經銷長安福特的商家說,他們的優惠活動是經銷商的促銷行為,降價可能只是暫時的。
其實對于這種“障眼法”,人們應該早有認識。國內很多汽車企業在宣布降價之前有“投石問路”的習慣,在降價形勢沒有完全明朗之前,多數車型之所以對降價遮遮掩掩,打著“優惠促銷、降低庫存”等幌子,源于廠家對降價的觀望心理。此外,對于擁有全系列車型的廠家,調整一款產品的價格必然會對其他車型產生影響,因此在對哪一款車型降價,降價多少還沒有做好充分的統籌規劃之前,多數廠商用“促銷”來暫時性地應對市場降價壓力,不失為正確選擇。
專家預測節后車價:有下降空間但降幅不大
10月3日,為期5天的2005安徽國際汽車博覽會閉幕。汽博會期間,許多市民是揣著買車的夢來看車的。只是,不少人還心存疑慮:“車價還會不會降?”“現在買吃不吃虧?”對此,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部副主任徐長明認為,節后車價有下降空間,但降幅不會很大。
合肥的羅先生是帶著愛人來看車的,他觀摩比較了半天,還是沒拿定主意。車展上他也看中了幾款,但他遲遲下不了手的原因是拿不準車價會不會跌。和羅先生一樣,來合肥經商的許女士也來到車展上一探車市行情,她還特意在9月29日下午“旁聽”了車展上舉辦的“中國汽車市場論壇”,希望能聽聽專家對車市的分析。
汽博會上,國內某知名品牌的展位負責人音先生向記者介紹:“我估計,車價在今年不會再有大幅度地下降。”在奇瑞展臺前,一位姓李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在今年的最后3個月中,奇瑞仍會延續上半年的營銷策略,不會參與價格戰。更多的銷售人員在接受采訪時對自己經營的品牌到底會不會很快降價避而不談,只是認為“車價下降是大勢所趨,但短期的價格變化估計不大!
“到底車價會不會再降?”普通百姓在持幣觀望,而業內人士也非常關注。在2005中國汽車市場論壇上,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部副主任徐長明認為,今后一段時間,汽車還有降價空間,但幅度也許不會太大。
徐長明對汽車市場中長期發展前景做出樂觀判斷,他認為,轎車大量進入尋常百姓家大約會在2009年,今年我國汽車總需求量將達到580萬輛,超過日本達到世界第二。
為此,徐長明在論壇上提醒轎車生產廠商,今后一段時間,我國汽車競爭格局還將加速調整,企業必須走自主品牌創新之路,產品選擇與開發必須對位中國消費者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