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工業咨詢發展公司首席分析師賈新光專訪核心提示:21日,在
廣州花都舉行的汽車論壇上,中國WTO談判的主帥龍永圖,與中國最資深的汽車業專家、中國汽車業老領導何光遠在自主品牌的觀點上發生激烈辯論,成為本屆論壇最大的亮點。
中國到底需不需要發展自主品牌?關于自主品牌發展為何有如此大的分歧?這場爭論的本質和核心又是什么?
對此,見證了中國汽車工業近20年發展的中國汽車工業咨詢發展公司首席分析師、知名汽車專家賈新光有獨到的見解。8月30日,本報記者獨家專訪賈新光。
談的不是一個層次
記者:賈老師,你怎么看兩位經濟界名人在觀點上的分歧?
賈新光:龍永圖說的在一定程度上是對的。
龍永圖的意思是,品牌已經國際化,要創一個品牌非常難,特別是有國際競爭力的品牌就更難。在這種情況下,不如利用別人的品牌資源。全球化以后,要強調一個獨立的成體系的汽車工業本身是不大可能了。跨國公司在全球投資、生產和銷售,還推行本土化,在哪兒就用當地的人和資源。他的雇員是全球化的,用的是全球的人。在
通用和
寶馬總部都能看見中國人。中國汽車工業現在擔負的是在中國生產。
何光遠說的這個自主品牌和龍永圖說的不是一個層次的。龍永圖講的是經濟,而何光遠扯到了意識形態和政治。
自主品牌完全可以搞
記者:中國到底要不要自主開發,你的觀點是什么?
賈新光:我的觀點是:自主開發和自主品牌完全可以搞。跨國公司不讓你搞了嗎?人家沒說啊。合資以后讓別人來幫助做自己的品牌,人家不干。通過合資來做自主品牌是不可能的,也沒有這個先例。
現在從頭搞,還是來得及。實際上,從上
世紀80年代初就開始做汽車工業。韓國差不多也在那個時候開始搞自主開發的。我們嚷了這么多年,老是覺得從頭做時間太長了。WTO談判,從1994到2001年整好8年,這個8年還不夠?里頭又有3年。11年的保護!還做不成一個開發啊?
非無能而是不干
記者:中國做自主開發到底做得起來嗎?有無這個能力?
賈新光:現在不是沒能力,而不是不干。
因為自主開發風險很大,時間很長。而跟人合作當年就能賺錢。投資開發至少5年內要投入。投產后還有幾年的成長期,差不多要8到10年的時間,誰承受得了?
國外為何承受得了?國外是滾動開發。有人在考慮二三十年后的產品,有人考慮十年后的產品,有人考慮三年后的產品。而不是說沒有了再開發什么,那肯定來不及了,這樣企業肯定死。市場上要有產品在賣,還有產品在準備投產,還有產品在研究之中,還有一些在腦袋中是概念。
而國內的企業老是說沒錢也沒時間,有的合資企業掙了很多錢也不去搞。
太聰明難成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