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有人不看好2005年車市,但是粗略統計,各汽車廠家2005年計劃推出的新車數量已達四十多款,即便忽略小改款車型,剩下的數字仍令人不敢小覷。
中級、高級車市場成熱點
在2005年新車榜單中,“大腕級”汽車品牌隨處可見,其中尤以中檔車與高檔車名單最為搶眼。
中級車市場需求最大,一向是各大廠家的搶攻重點,眾廠家輪番上陣尚在意料之中。2005年熱點提名的中級車有
馬自達M3、
福特Focus、
豐田Prius,這些無一不是在國際市場上取得盛譽的優秀車型,不過能否適應中國的水土尚待考驗。
而高檔車榜單則更像一張電影奧斯卡的入圍名單,
皇冠、
寶馬新3系、新
奧迪A4/A6、
奔馳E/C級,哪怕僅是其中的一款都有足夠的市場震撼力與號召力。目前國產高檔車市場,由于
寶馬、
天籟的加入,
奧迪獨霸天下的歷史已是一去不復返,尤其寶馬與
奧迪之間水火不容的勢態更是有目共睹。在這一
級別轎車,性能、做工、配置已不是競爭的首要因素,價格也尚在其次,品牌與營銷策略則成為各方斗智斗勇的關鍵。相信隨著寶馬、奧迪新車型的推出,以及皇冠、
奔馳等新選手的加入,國產高檔車之間的博弈無疑更加激烈。
技術含量逐年增高
隨著競爭的不斷升級,技術含量的比拼將成為2005年新車市場的又一大亮點,當然,這與車型級別相輔相承。
像
豐田在新皇冠上首次采用了齒輪同軸型電動動力
轉向系統,可通過馬達使控制操舵系統的特性適應不同車速,達到最佳控制。而新
奧迪A6則在老款基礎上做了23項升級,包括6氣囊、采用奧迪全球最新技術的無骨架型雨刷等;另外,1.8T、2.4L和2.8L
發動機采用了新的催化反應器、廢氣再循環和二次空氣噴射技術,使新
奧迪A6率先達到歐洲4號
排放標準。作為全球首部作商業買賣之用的
混合動力車,
豐田Prius則能創造出最佳的動力性與經濟性。如果這些技術在相應國產車型上均有所體現,對于中國消費者而言絕對值得期盼。
不過新的技術是否適合市場需要商榷,無論從中國路況或是使用環境而言,一些好技術在中國往往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這也使不少廠家在引進車型時相應調整了技術與配置。像
豐田Prius車子雖好,但與目前國內市場仍顯脫離,如果Prius上市已成定局,短期內注定只能成為少眾人的個性化產品。想必
豐田是借Prius在中國市場爭得
混合動力車的頭牌,或是成為
豐田在中國戰略圖上的一顆暗藏的棋子。
新車能否救市
2005年車市現狀依然嚴峻,年初關稅下調尚無過多利好消息。而早在2004年年底,
一汽豐田、
奇瑞就已醞釀著2005年的新一輪降價風暴,緊隨其后,
馬自達M6、
寶馬等熱點車型也紛紛宣布新的價格政策。
除了降價策略,新車型的推出也刻不容緩,從某種角度上講,新車型的推出是自身實力的展現,也是企業健康發展的標志。從新
蒙迪歐、
天籟、
凱越、
伊蘭特的經驗來看,單一車型雖不能改變整體車市的不景氣局面,但是對品牌的建立仍功不可沒。當然,也有相當一部分車型由于各方面原因備受市場冷落。
不少業內人士預測,2005年下半年國內車市將趨于平穩,無形之中鼓勵了廠家力推新品的熱情。但是就著這份喜氣,是否從此便化解車市厄運誰也無法輕易斷言。
2005年國內車市的殘酷競爭已無法避免,而新車拯救品牌、拯救車市的時刻也即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