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引進-復制-淘汰-再引進,到有針對性地自主開發適合中國市場的新車型,國際汽車制造商正在改變投資中國汽車行業的戰略,開始在中國設立研發中心,進行本土化研發和生產。
東風日產在廣州組建研發中心
東風汽車有限公司
乘用車研發中心日前在廣州市花都區奠基,這是
日產汽車公司繼在英國和美國后,在海外設立的第三個研發中心。東風汽車有限公司由東風汽車公司與
日產汽車公司合資組建,創立于2003年6月,注冊資本167億元人民幣,合資雙方各持50%股份,是迄今為止中國最大的汽車合資企業。
日產汽車公司高級副
總裁中村公泰在奠基儀式上說,在離用戶最近的地方進行開發、生產是日產公司的經營方針。目前中國的汽車工業競爭十分激烈,此時設立這個研發中心就是為了盡快地、準確地研發并投放適合中國市場的汽車。
據悉,東風汽車有限公司乘用車研發中心第一期計劃總投資3.3億元,預計在2005年底建成啟用。這一階段將重點建設車體、動力總成、電子與電裝系統開發能力,并搭建與供應商共同開發的工作平臺。
東風汽車有限公司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任勇說,過去,中國的轎車行業大多是引進一個新車型,同時學會如何生產,等到這個車型成熟乃至被淘汰,就再引進一個新的車型。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的轎車公司就是一個“生產車間”,不具備自主開發的能力。
東風乘用車研發中心將與日產總部的研發中心緊密合作,通過采用日產全球研發技術的共同平臺,加快中國適應性產品開發,同時針對零部件展開技術降成本活動,有效應對市場價格的下滑,從而使
東風日產系列轎車的生產從“復制型國產化”走向“開發型國產化”。
上汽通用本土研發采用泛亞模式 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是上汽集團與通用汽車在上海設立的合資企業,合作雙方各持50%的股份。該公司于1997年成立,是亞太地區第一家合資設立的獨立汽車設計制造中心。近年來
上海通用汽車公司生產的
別克君威和
別克凱越的本土化開發工作主要就是在泛亞汽車技術中心完成的。不久前,國內第一套虛擬開發設施在泛亞汽車技術中心建成。這套應用世界最先進數字開發技術的虛擬開發設施投入使用后,將極大地縮短泛亞的產品開發周期,迅速提高泛亞的整車本土開發能力。
泛亞的虛擬開發中心與通用汽車遍布全球的19個研發中心相聯,能夠與其他設計中心形成一個統一的同步開發平臺,以充分利用通用汽車全球領先的汽車研發經驗。虛擬開發技術將使汽車設計的數字化模型以更直觀的方式顯示出來,使工程師能從1:1的仿真數字化模型中得到更加豐富準確的信息,這樣,工程師就可以直接根據虛擬模型做出快速準確的判斷,而不必花費更多的人力、物力去制作大量的物理模型,并省卻許多原來必不可少的實物驗證工作。
通用汽車中國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墨斐表示:泛亞是通用汽車與上汽集團獨創的中國汽車本土研發新模式,是合作雙方在提高整車技術開發能力、實現本土開發方面的新思路。
上汽集團總裁胡茂元表示:上汽集團一直致力于提升自己的汽車研發的核心能力,并不斷加大在這方面的投入。與合資伙伴加深在技術上的戰略合作,是我們提高研發能力的途徑之一。它有利于盡快掌握與世界同步的技術開發手段,提升技術開發能力,搶占市場先機,及時設計和生產符合用戶需要的產品。
通過這幾年的發展,泛亞汽車技術中心目前在車身、內飾、底盤調整和動力總成標定四項核心能力上已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從麒麟到鳳凰、鯤鵬,以及對別克
君威的成功改型,泛亞都以其自身實力和業績,創造了中國汽車發展的“泛亞模式”。
“泛亞模式”七年來的實踐表明,中國轎車工業的發展不能閉門造車,更不能用簡單的“拿來主義”,必須在強大自身能力的同時,走出一條“競合”之路。泛亞通過利用通用汽車的全球資源,依托上汽集團的綜合市場、管理優勢,加之自身對中國市場的深刻理解,已經開發出數款具有中國特色和競爭力的成功產品,并得到了全球汽車界的認同。同時,通過大量引進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汽車開發技術和設備,不僅大大開闊了本土工程開發人員的眼界,也鍛煉了其設計能力和水平,帶出了一支國內領先、具備國際視野的本土汽車設計研發團隊,對推動中國汽車本地研發能力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