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行業的競爭都有自己的規則,要想在競爭中保持不敗,條件只有一個,那就是這個規則由你制定。
天津一汽就是要打造經濟型轎車的標準,只有這樣,才能在未來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在經濟型轎車領域立于不敗之地。”12月9日,天津
一汽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宋明君對記者如是說。
談到2004年的汽車產業,宋明君說,2004年是我國汽車產業的一個轉折年。與前幾年相比,總體銷售增長額度降幅較大,從2002年的54%到2003年的56%,今年已經下滑到11%,但總體還是增長的。宋認為,汽車銷售增幅下滑的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包括提高消費貸款門檻。據統計,貸款買車者已從2003年的30%下降到今年的5%;同時國家對企業貸款政策進一步收縮,2004年全國貸款額度總計17939億,比去年同期減少了6697億;國家對汽車流通領域融資管理的加強,也從大環境影響了汽車產業的發展速度。二是從汽車產業內部來說,行業產能相對過剩,新品輩出,導致降價不斷,使汽車生產企業贏利能力大幅降低。同時,在汽車流通環節,贏利能力降低,汽車
經銷商為及時還貸,低價拋車,甚至個別品牌經銷商退出汽車流通行業。三是輿論導向炒作整車價格,促使大量用戶持幣待購。這些都是導致今年我國汽車市場減速的重要因素。
雖然2004年汽車市場進入了一個持續低迷時期,天津一汽
夏利也受到這個大環境的影響,但是,在一系列有效的市場舉措下,截至11月底,已銷售11萬多輛。特別是經過11月份的降價調整,12月1日~7日,零售額就達到3903輛,日均銷售超過500輛,宋明君對完成今年年初定下的13萬輛銷售目標充滿信心。
針對2004年車市的低迷,宋明君認為,一方面是跨國公司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加劇。面對中國誘人的汽車市場份額,各世界知名
廠商紛紛搶灘,以多種方式提高自己的產品占有率,而大量境外資本以及先進生產經營
理念的注入也使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另一方面,國家的宏觀調控和市場的自發調控,迫使各汽車公司或主動或被動地對產品價格進行調整,利潤率下滑趨勢明顯。三是國際油價飆升、銀行利率提高也都對我國的汽車銷售市場產生較大的壓力。同時,輿論環境對汽車產品低價化的引導趨勢也對今年車市有很重要的影響。車市的持續低迷,迫使汽車業界更加理性地看待如何發展汽車產業的問題。對于主力廠商來說,會摒棄熱衷一時的概念炒作,抑制浮華之風,致力為消費者提供最大化的用戶利益,而這些需要有一個完整的產業鏈來保證,才能實現這個目標。這就需要通過采購、技術、服務、管理、銷售等多個可見和不可見要素的共同協調來實現。盡管產業鏈可能會使短期效益大幅降低,但長期看卻能大大增強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只有在整個價值鏈上都為用戶創造價值,才能使用戶利益有保證。
2005年還將是一個低速增長年,但經濟型轎車的貢獻率將提高。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宏觀調控,國家出臺的取消小
排量限制、征燃油稅等相關政策對經濟型轎車有利。其次是防止環境污染。三是消費者意識提高,以前是為了炫耀,將來消費者會選擇更加實用的車型。還有油價的上漲對經濟型轎車也是利好的消息。最重要的是,5萬元以下的車降價空間幾乎是沒有了,所以消費者就不會有太大的價格期待。
無疑,2005年將是競爭更加激烈的一年。宋明君認為,汽車產業的競爭分為三個階段:目前階段是人才的競爭;這一階段后是體系的競爭;更高階段的競爭是品牌、標準的競爭。天津一汽夏利目前在做的就是前兩個階段:引進人才,包括引進國際人才。打造體系,包括打造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體系以及人力資源的配置體系,通過體系的優化來節約成本。天津一汽夏利的目標就是要做經濟型轎車的領跑者,或者說是國民車的領跑者,要建立經濟型轎車的標準。
談到渠道話語權,宋明君說:“經銷商調整價格符合市場規律,任何經銷商都不會無緣無故降價,降價是競爭的必然結果。”防止經銷商私自降價,關鍵在于廠家如何能夠根據雙限政策(限區域,限價格)來制定更合理的價格,如何提高經銷商的經營能力和廠家的綜合能力。
“中國汽車產業必須走自己發展的道路,因為它是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自主品牌的發展,受益的不僅是自身,同時也極大地帶動了相關行業的發展,是汽車產業鏈的發展。中國汽車的自主之路必須要走,不走就會被別人擠垮。”這是宋明君對中國汽車自主之路的一個根本觀點。雖然自主品牌發展需要很長時間,但最終中國汽車產業將走向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