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致307的妥協 標致307,是法國PSA
標致雪鐵龍在闊別中國7年后,與它的中國合資企業伙伴東風汽車在中國市場推出的第一款車,預計將于今年9月前上市。這款曾獲得歐洲年度車的307是一款4.2米的兩廂車,此前人們曾推測它是否也會像其他前輩引進車一樣,在兩廂車的后面加一個尾巴,變成三廂車,此話不幸言中。據
東風標致總經理竇賽爾透露,"車的長度是4.45米",表明該款車是三廂車。
相信這是標致在中國市場做過詳細的調查分析,最終得出的結果。

所有的合資公司都會在生產、引進國外新車時作詳盡的市場調查,最終結果驚人的一致,在中國還是三廂車型市場的接受面更廣,即所謂中國人的"三廂情結",所以都還是決定生產三廂車型。觀念的較量也體現在市場上:原本沒尾巴的
夏利人為地拉長成三廂;武漢人熟悉的
富康更是為難,在法國大行其道的
雪鐵龍兩廂車,也加出了一款三廂
富康988。之后還有
賽歐、
派力奧、
飛度、
嘉年華,現在還要加上
標致307。
在兩廂車進入中國變三廂的問題上,從
夏利、富康,到
賽歐、
嘉年華、
飛度,幾乎所有的國外車廠都向中國市場做出妥協,標致不是第一個,相信也不會是最后一個。
中國人的"三廂情結" 在國人的心中,既然是“轎車”,就應該像“轎子”那樣,人坐中間,兩頭有人扛。三廂車便是活脫脫的范例。按如此類推,兩廂車則更像是“拉洋車”。在車價還令普通百姓感到高不可攀的年代,在轎車承載了太多異化的功能的年代,在中國市場還沒有太多的車型可供選擇的年代,“三廂車”儼然成為中國人心中的轎車形象代表。
馬錚,
北京某報社的資深記者。上個
世紀90年代中期買了一輛富康車,應該算是記者圈里較早跨入有車族的人。開車在帶給她工作和生活上方便的同時,也讓她體味到太多的無奈。就說停車吧,本來規定所有單位的停車場都要對外開放,但是又有幾個單位真正執行。哪怕你是來公干,哪怕門外隨時都會被拖車,照樣不讓你的車進。雖然我心里知道,很多時候就是因為我開的是一輛富康,而且是兩廂的。我不明白,有些部門為什么只對拖車那么感興趣,而且為什么從來沒見過
奔馳、
寶馬之類的車被拖走。“中國人講身份,汽車就是體現身份的工具,從這個意義上說,私家車的意義已經被異化了。”
說這話的時候,馬錚已經完全從那種心境中釋然。因為我們都知道,“兩廂”“三廂”遭受的不同禮遇,那些大門守衛者和拖車人代表的,也許正是多數中國人長期沿襲下來的“以貌取人”的心態。在這個問題上,
一汽大眾前任總經理耿昭杰的感受,也許更深。
高爾夫被譽為世界上一款最早、最經典的兩廂車。30年前在德國
大眾問世,至今歷經四代改進,多次獲得歐美的"年度車"的美譽,總銷量2200萬輛,是一款世界車壇公認的成功
緊湊型車型。
就是這款深受歐美人喜愛的
高爾夫,直到2003年的7月,才款款駛下
一汽大眾的生產線。而這其中蘊含的鮮為人知的故事,是上一代的
高爾夫在十年前差一點成為
一汽大眾的第一個產品。

1990年前后,具有戰略家頭腦的
一汽集團總經理耿昭杰與德國大眾談判,購買生產替代進口的公務車
奧迪轎車的散件。當時附帶了一個讓德國人有些心痛的條件——我買你的
奧迪散件,你把在美國維斯特莫蘭一家倒閉的
高爾夫裝配廠的設備送給我。最后雙方達成協議,一汽購買大眾4億馬克的奧迪散件,大眾將在維斯特莫蘭的年產30萬輛高爾夫轎車的全套設備無償贈給一汽,拆裝和搬運費用由一汽承擔。折算下來,一汽只用了7%的錢買下了這座工廠。
1990年11月,一汽和大眾合資生產高爾夫-
捷達轎車的簽約儀式在
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平時不修邊幅的耿昭杰換上了筆挺的深色西裝。作為全國人大代表,他每年一次來到這里,看到花崗巖臺階下越來越多的進口車,他的心情無比沉重。今天拿起這支簽字筆,一種深深的歷史使命感壓在心頭。早出車,快出車,讓轎車和中國老百姓早日結緣。
然而,一年后,駛下一汽大眾生產線的,卻是與高爾夫同一底盤的三廂車
捷達。盡管捷達的名氣遠不如高爾夫,但是考慮到中國人對于"有頭有尾"的三廂轎車的鐘愛,一汽大眾還是決定規避風險,放棄了生產兩廂高爾夫的初衷。
1991年底,一個
陽光暖融融的冬日,首批在一汽大眾公司生產的捷達轎車開到北京,一位新華社記者被邀請試乘。當掛著試
車牌照的捷達駛過
長安街時,被警察攔住。警察聽說這是一輛剛剛問世的國產轎車,他立刻變得和氣起來,興味十足地把車里車外看了個夠。隨后揮手讓車通過。當天新華社發出一條電訊《國產捷達轎車首次駛過天安門》,紀錄了中國汽車工業新的一頁。
與一汽大眾先后建立的神龍公司引進的是法國
雪鐵龍ZX,盡管技術先進,外型時尚,但是僅僅因為是國內第一款兩廂車,一時在中國市場陷入困境。以至于在其后數年,孤軍奮戰地做了大量兩廂車的普及推廣工作,以打開局面。因此有人把神龍公司比喻成開拓中國兩廂車市場“第一個吃螃蟹”的廠家。
歐洲人最愛兩廂車 2000年的春天,我到英國探親,住在利物浦大學旁一座有著100多年歷史的老房子。說這房子老,從里面的家具擺設就可以看出來。一個碩大的印度銅制圓地桌,銹跡斑斑;一對據說是中國民國時期的刺繡燈罩,已看不出本色;木制樓梯盡管鋪著地毯,走在上面依然發出吱吱呀呀的聲響,當時我想如果拍一部驚悚電影同期錄音的話,這種音響效果根本不用做后期處理。聽說這房子是房東Lorry先生花十萬英鎊買下的,專門用來出租,而他和太太住在利物浦市郊。聽說我來了,老Lorry特意開車來接我去他家做客。說實話,當Lorry為我打開車門時,我并不覺得這輛紅色
Ford兩廂車比身后的老房子"年輕"多少。老Lorry說這車跟了他很多年,好像老朋友一樣的感情。
后來我留心觀察了一下,英國人習慣把車停在家門口的馬路上,所以利物浦好多街道的兩邊汽車密布,好像二手車展覽一樣。為什么說是"二手車",因為絕大多數車看上去都不新,而且多是兩廂車或
COUPE(兩門車)。
Scott先生是利物浦大學亞太研究中心的教授,他的家里收藏有很多古董,在希臘的海邊還買了一棟別墅,專門用來全家人度假,在英國人眼里,Scott算是一位有錢人。但就是這位有錢人,開的也是一輛
菲亞特兩廂車。一次,他邀請我們去登山,只見他把后排座位放倒,所有的登山用具很輕松地放了進去。Scott說,他是超級戶外運動愛好者,每周都要去登山,這輛
菲亞特兩廂車雖小,但對他來說是很實用的。

在城市人口密度大,能源相對緊缺程度與中國相似的歐洲,很多家庭選擇了節約能源、使用方便的兩廂車,兩廂車因此成為轎車市場的主流車型。在德國,兩廂車占到70%;在法國,兩廂車占到80%;在意大利,兩廂車則占到85%。而
大眾、
寶馬、菲亞特等著名大公司,當年都是靠
小型車起家的。
2004,兩廂車的春天? 有句話怎么說來著,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變的,任何觀念也會因時、因境、因人而悄然改變。
2003年11月27日,
上海大眾宣布調整旗下
POLO轎車全線產品價格:各配置兩廂POLO均下調7100元,三廂POLO除1.4L自動豪華型下調13200元外,均下調17100元。調整價格后,POLO的1.4L手動基本型、手動舒適型、手動豪華型及1.6L手動舒適型、手動豪華型的兩廂、三廂車型均賣到了同樣的價錢。消息一公布,業界反響強烈,POLO的全系列調價,不僅僅說明暢銷新車型在國內市場生命周期縮短,更重要的,像是在宣布兩廂車將成為家用轎車的主流。
其實,種種跡象已經顯示,在這新一年的開始,在這個還很寒冷、卻終將漸行漸暖的春天,兩廂車正在迎來它的"出頭之日"。目前
北京的各處車市,三廂
富康988新車似乎"蒸發"了,而富康的原版兩廂車型依然賣得不錯。同時,去年以來新上市的車型中兩廂型一款接一款,POLO、
派力奧、
福萊爾、
GOL、
威姿、
賽納、
高爾夫、QQ,廠家們競相邁出推舉兩廂車的腳步。
如果單純從生產角度上看,三廂車比同款兩廂車型多了一個尾巴,成本自然要高,如果配置相近的話,三廂車售價應該比兩廂車貴。但左右汽車市場價格的因素還有很多,生產規模、供求關系和營銷手段是其中三個重要方面。以
POLO為例,作為中國第一輛與世界同步推出的兩廂轎車,POLO還獲得中國2003年度車型稱號,上市僅一年多,累計銷量就達到7萬輛;而曾在
上海車展上成為"2003年度最值得期待車型"的三廂POLO,雖然承襲了德國
大眾精良制造工藝的血統,但上市剛剛半年便大幅降價13%,淪為與"兩廂哥哥"同價銷售,不能不說明它與同門弟兄的命運差異了。
那么,兩廂轎車又是憑借什么一點一點獲得消費者的芳心呢?首先,從經濟角度看,兩廂車售價比三廂車要便宜,像配置接近的兩廂
夏利要比三廂夏利便宜6、7千元,兩廂
富康比三廂富康便宜近兩萬元,而且兩廂車因重量輕要比三廂車省油,這對私人消費者來說無疑是最重要的誘惑;其次,在實際使用中,兩廂車車身較短,駕駛靈敏,特別適用于擁擠的都市,而且兩廂車尾部車門更為寬敞,后排座位放倒后可獲得比三廂車大得多的載物空間;此外,兩廂車與三廂車一樣具有良好的正面碰撞保護性能,安全性絲毫不差。
其實,對于中國這樣一個能源緊缺,城市道路擁堵,尤其是停車場嚴重不足的國家,提倡兩廂車十分必要。時間跨入2004年,國內汽車生產廠家在安排新車上市時都流露出濃郁的"兩廂情結"。無論最新上市的
通用五菱SPARK、
北京現代的
伊蘭特、
廣州本田的新
飛度,還是醞釀中的
東風雪鐵龍C3、
南京菲亞特Stilo、
長安福特Fusion、
海南馬自達M3,都全無中規中矩三廂車的影子,甚至
一汽大眾也在考慮推出
奧迪A4兩廂旅行轎車。
結束這篇稿子的時候,窗外正是熱鬧忙碌的春節前夕。伴隨著私家車消費比例的攀升,相信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會親身感受到"兩廂之美"。

兩廂車的優勢 1.從經濟角度講,兩廂車優于三廂車。兩廂車少了一個尾巴,自然生產成本降低,重量減輕,油耗降低,所以售價更便宜,油耗更經濟。
2.從操控性講,兩廂車車身短,駕駛靈活,更適合
現代都市擁擠的交通和泊車的困難。
3.從空間上看,兩廂車尾部有寬敞的后車門,放倒后排座位,可以獲得比三廂車大得多的載物空間,可用來運送許多大型家電和家庭用品。
4.從安全角度講,由于兩廂車也有獨立的前
發動機艙,與三廂車一樣,也具有良好的正面碰撞保護性能,不論其是標準型還是短頭型的,都能滿足目前的正面碰撞保護法規要求。
5.從國人偏好"原裝"的心理講,目前在國內生產的兩廂車可都是國外的原車型,可謂是"原汁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