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放棄云雀,金華視云雀為“雞肋”,目前金華青年集團、貴航云雀,以及貴航的技術支持方日本富士重工,這三者間的“三角關系”已經被炒得撲朔迷離。此前一度明確的金華入主云雀、富士提供技術支持的合作框架受到多方質疑。金華尼奧普蘭車輛有限公司項目部負責人聲明,金華不會放棄原有的轎車計劃,一切都在照原定計劃按部就班進行。
并行不悖
上周末,富士重工
斯巴魯汽車在中國第一家
4S店已經落戶
北京。此次富士重工一改過去先實現本土生產再進行銷售的經營模式,而是先通過整車進口打響品牌,鋪開銷售網絡,再考慮國產問題。
富士重工中國事務處李海濱坦言,富士仍以盡快實現國產為當務之急。實際上,富士重工早已就國產問題和國內一些公司進行過接觸,并且已經將合作候選者的范圍縮小到了兩家以內。至于金華青年是否在候選者之列,李海濱表示拒絕透露候選伙伴的具體名稱。
對于金華與富士的技術合作協議,李海濱表示,到目前為止,富士重工總社和浙江金華青年集團從來沒有進行過任何溝通和接觸。這個曾被單方面證明的協議成了“空中樓閣”。至于貴航云雀和金華青年的合作,他表示與富士重工沒有任何關系。
與此同時,浙江金華青年集團的轎車項目仍在積極籌備進行中。金華青年集團下屬的金華尼奧普蘭車輛有限公司項目部負責人利鮮平表示轎車項目正在進行中,但更具體的內容不便多談。他一再強調,轎車項目按原計劃進行建設,是金華自己的新發展項目,不干涉其他公司事務。
針對目前的一些傳言,利鮮平聲明,富士早在去年就已經從貴航撤出了股權,而不是目前部分媒體認為的
北京車展上才宣布,因此富士公司的任何決定都不會影響金華目前的轎車項目。
不謀而合
4個月前,金華青年集團
總裁龐青年曾明確告訴記者,金華和貴航云雀的合作協議已經簽訂,而和富士方面的合作也已經協商得差不多了,只差一紙協議。
當時金華與富士的協商內容包括:富士先以整車進口的方式進入中國市場,打開品牌知名度,讓中國消費者了解和認可富士重工,然后雙方再進行技術合作,實現富士重工轎車的國產。所以金華在轎車項目上一直保持低調行事,為的是保證一個較長期的合作。現在看來,協商的前半部分內容已經為富士的市場舉動所證實。
在此前的接觸中,龐青年除了坦言與富士重工的合作協議外,還曾經談到過與歐洲一家汽車公司技術合作生產轎車的意向,車型都已經基本敲定。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日本富士的大股東是
通用。之前就有媒體報道過
上海通用“無私”為貴航提供銷售支援的事情。這樣一來,龐青年口中的“一家歐洲汽車公司”就是
歐寶的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
利鮮平表示,富士公司有新想法、新戰略,金華都會理解和支持。目前看來,富士致力于打開其在中國的品牌知名度和銷售網絡,金華會堅持發展自己的轎車項目,只能說,看兩者在發展過程中能不能找到結合點。
盡管富士重工方面否認與金華的合作,但就其尋找國內合作伙伴的急切心情,還有目前已經圈定的屈指可數的1~2家合作候選人,富士的中國伙伴肯定會在近期浮出水面。而金華青年憑借其雄厚的經濟實力,名列候選名單的可能性也不小。
云雀可能出局
據悉,富士重工目前仍保留了與貴航云雀的技術合作,為其提供
發動機的技術支持。但富士重工已經將車身和沖壓技術的合作撤出。李海濱明確指出,發動機的技術支持富士仍會保證,至于合作的期限則是由貴航自己決定。
對于貴航云雀的生存,富士重工相關人員分析其成本浪費太高,消費市場也不利于云雀的銷售。
貴州地區地處內陸山區,地理位置對其微型轎車市場造成非常大的不利影響,這一點已經被云雀多年的低銷量所證實。再者當地的零部件工業網絡不強大,很多零部件需要去外地沿海地區購買。將買回的零件組裝后,由于當地市場無法大量消化產量,又得將生產出的整車運到外地、沿海地區銷售,這樣一來一去造成的成本浪費是非常驚人的。
金華青年集團當時與貴航合作計劃中,也沒有將生產重心放在云雀身上,而是宣布成立貴州貴航青年轎車制造有限公司,大舉進軍1.6L至2.8L的中高級轎車。
金華尼奧普蘭車輛有限公司營銷公司總經理鄭健也證實,目前仍在對貴航云雀進行資產清理,金華日前的銷售重心仍然在客車和卡車項目上,至于云雀的銷售也尚未開始接手。這樣一來,本來就羽翼未豐的云雀要想振翅高飛,可能性就更加微乎其微了。